2011年12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2年《产业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并正式发布了《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No.2》。《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No.2》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其仔主编、研究行业与地区的中青年专家参与撰写的年度产业竞争力蓝皮书。报告在对中国产业竞争力、重点行业的产业竞争力和各省产业竞争力的变化进行分析、评估的同时,重点分析了典型行业和全国各个地区的低碳竞争力,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在分析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同时,增加了对服务业、创意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分析,还引进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对各省、56个地区和44个园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其仔称,按世界银行的标准,2011年中国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且中国产业竞争力居全球首位。根据世界银行界定,按人均国民总收入将世界各国分成四组,即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2011年中国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以上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从全球发展来讲,很多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都出现了经济增长瓶颈的问题。
此外,社科院通过对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产业市场份额以及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得出了一份产业竞争力排名。该排名显示,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全球居首位。不过,张其仔亦称,中国的相对竞争力在逐渐下降,结构性问题已不容忽视,中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威胁。他表示,中国目前是否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可以从中国产业竞争力情况寻找答案。根据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中国产业竞争力呈现进一步走弱的态势,竞争力结构未得到明显的优化。
对于中国制造业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由三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工业制造业需要消耗较多资源;二是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和各种管制产生的费用都在上升;三是产业利润处于不利地位,简单来说就是制造业目前盈利率比较低,无论是销售利润率,还是净资产利润率。和其他产业相比,制造业获得的收益明显偏低,所以导致了“去制造业”或“去工业化”的恶性循环倾向,不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竞争力蓝皮书对东部、中部、西部等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资源密集产业仍为中西部的优势产业,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相并存的双重格局:
——环渤海地区不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产业。对环渤海地区不同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行计算,可以发现没有一个产业显示比较优势超过2。显示比较优势最大的两个产业分别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橡胶制品业,分别为1.87和1.81。
——长三角地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超过2的产业为化纤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另外,纺织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为1.91,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南部沿海地区的有较强显示比较优势产业为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RCA=2.3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RCA=2.2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RCA=2.27)、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RCA=2.26)、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RCA=2.09)。
——东北地区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为其他采矿业(RCA=2.9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RCA=2.45)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RCA=2.31)。另外,农副食品加工业的RCA为1.81,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中部地区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RCA=2.28)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RCA=2.38)。另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RCA为1.94,非金属矿采选业的RCA为1.81,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西北地区显示比较优势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RCA=6.07)。另外,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RCA为1.87,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西南地区显示比较优势产业为其他采矿业(RCA=4.38)、烟草制品业(RCA=3.10)和饮料制造业(RCA=2.33)。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竞争力总体上进一步走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介绍说,如果综合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衡量,中国产业竞争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进一步弱化。其主要是由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竞争力下降造成的。在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出现下降的同时,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仍然保持弱势,从而造成了总体竞争力的下降。
中国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在2008年后上升势头开始受阻,2010年则出现下降,越来越多的国外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2012年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张其仔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和美国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大小这两大因素会从宏观上对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
发达国家2012年的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全球经济增长停滞,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欧洲受债务问题困扰造成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很大压力,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全球贸易量将下降,从而对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不良影响。2012年中国的产业竞争力相对于发达国家将继续走弱。
另外,2011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尽管这个法案能否得以最终实施,还需要众议院投票和总统的同意,但是最终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大。而这一法案的实质就是认为,中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美国的产业竞争力不强,而在于中国人为地压低了人民币币值,使中国产品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通过,对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最快的产品影响最大,不仅涉及服装等低技术产业的产品,而且还涉及计算机与电子产品等高技术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张其仔说。
产业竞争力蓝皮书指出,中国家电产业有着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无论是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是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均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然而,如果从低碳竞争力来看,那么中国家电产业的低碳竞争力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消费环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很大程度是建立在高污染、高能耗基础上的粗放式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必须要重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或者说,环境和资源约束已经导致过去的那种粗放式发展模式无法继续,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节能环保标准、人民币汇率等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升,而这一切都导致了中国许多企业面临着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家电产业也将面临着竞争优势转型的压力,过去那种依靠低价格供应全球市场的战略也将得到适当的调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国家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中国制造在世界贸易中遭遇的反倾销压力也明显增大。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家电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能难以再维持年均2%左右的高速增长,而是逐渐进入稳定期。
蓝皮书同事指出,国家加大了对家电产品标准的制定,同时推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建设。近期已经出台和正在出台的行业标准主要包括《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房间空调器安装质量检验规范》、《家用空调清洗服务认证》、《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杀菌消毒通则》、《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此外,2004年11月中国出台《中国Halon/CFCs/CTC生产加速淘汰计划》,规定从2007年开始全面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家电产品向节能环保型转变,大幅度降低家电产品在消费环节的碳排放。
产业竞争力蓝皮书指出,未来十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关键时期。技术与产业化瓶颈的突破、市场需求的扩大、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等都是关键要素,政府在这三个方面都应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瓶颈的突破依赖于自主创新。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正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也非常重要。
产业竞争力同时也指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汽车仍然将占据市场主体地位。传统汽车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加快传统汽车技术的升级和提高,大幅度减少汽车能耗和排放,仍然是中国汽车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动机高效化和汽车轻量化,是传统汽车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目前,传统内燃机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能量损耗约占整车能耗的38%,提高发动机效能,减少传动系统的能耗对降低油耗和减少CO2排放非常重要。目前,提高发动机效能的先进技术有喷雾引导式汽油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汽油直喷、清洁柴油技术。汽车轻量化对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CO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汽车整车重量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目前,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迅速,其主要措施是轻量化的设计,以及轻质材料的应用。
《产业蓝皮书》指出,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实现重大战略转型。
蓝皮书称,中国目前的产业竞争优势结构使得中国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后半程仍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国虽然被划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中国产业竞争优势的结构并没有转到中高技术产业占主导的阶段。中国目前的产业竞争力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竞争力仍然为低技术产业主导,高科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主要由外资企业带动;创意型产业总体素质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力,但其发展受制于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的制约。
蓝皮书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要实现由出口导向战略转型为进口替代战略的重大转型。要大力提高中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推进中高技术产业的进口替代。
日本:针对自身找差距
二战以后,日本工业基本上处于一种“一无所有”的状况。由于起点水平很低,所以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很差,在人们心目中简直就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但是到了80年代,日本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已经全面超越美国,成为了优质产品的象征,被全球的消费者所认可。在过去的30年中,到底是什么让日本企业获得了产品质量的巨大提升,并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呢?在日本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首先改变了日本企业对于质量的传统认识,让大家明白高质量并不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相反,高品质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在戴明质量管理理念的推动下,日本制造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1951年,日本设立戴明国家质量奖。该奖主要面向日本国内的制造企业,评奖标准非常严格,获奖企业每年最多1~2名,是日本制造业的最高荣誉奖项之一。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上:
1、计划阶段,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2、执行阶段,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3、检查阶段,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4、处理阶段,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
通过实施PDCA,企业能够针对于任何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的改进。并且,这一改进过程可以在企业内部的不同机构和单位之间进行细分化的循环进行。正是由于这一思想的持续改进模式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效果,所以日本企业纷纷使用PDCA循环自己找问题,然后改进产品质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达到最辉煌的时期,其产品如汽车、家电等充斥世界各国市场。
美国:针对竞争对手的定点超越
在全面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能力之后,日本企业的竞争能力有了极大的增强。日本产品开始逐步进军全球市场。由于大量原有的市场份额被日本产品所占据,美国企业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并且决心学习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决定设立一个国家质量大奖。1987年,美国颁发马克姆•波里奇国家质量奖,该奖主要适用于3类企业:一是制造业,二是服务业(依据销售额判定),三是小型企业(雇员小于500人)。评奖标准很严,每类企业每年最多有2个获奖者。
马克姆•波里奇奖的核心是定点超越,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分析本企业与历史同期相比取得了多少进步,它能够激励本企业继续前进。第二步,企业要想获得巨大的进步,就要不断地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最好企业的业绩比较,找出差距,然后迎头赶上。这就是定点超越。
自颁发马克姆•波里奇奖后,美国企业纷纷比照马克姆•波里奇奖获得者找差距,然后定点超越,结果产品质量大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重新树立了对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马克姆•波里奇奖的定点超越是美国企业质量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日质量管理特色比较
戴明的管理理念主张PDCA的持续内部改进,强调自主和主动管理。即立足于企业内部,详细分析本企业目前存在什么主要问题,然后改进。其特点是针对于自身寻找差距,并进行自我超越。与戴明强调针对于自身寻找差距的理念相比,马克姆•波里奇奖更为强调企业应立足于外部。通过对内部进行程序化管理、量化指标,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最优秀企业的业绩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以寻求改进。其特点是针对于外部竞争对手和标杆企业寻找差距,在明确具体的差距后实现定点超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日、美企业都在找差距,只是找差距的方式不同。日本企业通过戴明循环,与自己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自我超越。美国企业则通过与优秀企业比较以发现差距,然后定点超越。这种不同的管理改进模式的背后,是双方相同的“以产品质量为竞争基础”战略思想。在这种战略思想的引导下,日、美企业成为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代表。
对中国制造业的质量管理启示
中国制造业目前在规模上已经和日、美缩小了距离,但是在整体质量水平上还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在于,由于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加工制造环节,中国企业对于自身竞争优势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较低的人力和资源成本方面。但是伴随当前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曾经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国企业不得不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方向和竞争优势定位。
基于中国制造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简单地照搬日、美企业的发展道路显然不是我们目前最好的出路和方法。对于中国企业来讲,质量管理理念大多已经在企业战略方面形成,但是在深化执行层面却面临着巨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源于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层面的,也有源于工具和方法层面的。
结合国际领先制造业企业的经验,在质量管理提升的初步阶段,实施和应用领先的质量管理工具体系,如SPC解决方案等,将能够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成效。并且,SPC解决方案本身就是一种质量管理思想的体现。以美国盈飞无限(InfinityQS)的实时SPC解决方案为例,其整个解决方案的应用流程和功能组合,均来自于其服务波音、博世、卡特彼勒等领先制造业企业的经验总结。经过20年的发展,盈飞无限的SPC系统已经被全球3000多家制造业企业所应用。来自于不同行业及应用环境的积累和沉淀,使得盈飞SPC在产品功能、易用性和稳定性上,均具备了全球领先性。
同时,在为全球领先制造业企业服务的过程中,盈飞无限也积累了大量的质量管理发展经验,能够为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真正适合其发展的应用解决方案。这种强大咨询和定制服务的背后,是盈飞无限在质量管理领域20年持续发展的不断探索和强大自信。
复杂的综合因素决定了中国制造业还不能通过某一个快速手段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基于眼前的核心问题,结合国际领先的质量管理思想以及自身实际,以应用工具系统为出发点,进行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逐步发展和升级。这也是日、美企业进行质量发展的重要持续改进策略,值得中国企业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