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世界史体系?如何划分历史阶段?这在国内外学术界已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讨,“人类对世界史体系构建的客观条件,至今尚在成熟的过程中”。在西方史学界,关于世界史体系的构建,坚持“欧洲中心论”,并成为其学术的主流,这当然不能客观地描写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进程和规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造成严重冲击,也开始动摇“西欧中心观”的根基。一些历史学家对“西欧中心论”提出质疑,并开始以新的眼光看待欧洲以外的历史和文明。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是其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提出了文化形态史观。随后英国史学家A,J,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继承并发展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揭示了各种文明形态的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一般规律,从而最终确立了文明形态史观的历史哲学体系。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虽然在本质上仍然没有摆脱“西欧中心论”,但是他把多种文明相提并论,并认为西方文明最终也会衰落,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欧洲中心论的突破。在国际学术界,最早系统提出以“全球史观”撰写世界历史的是巴勒克拉夫。他在1955年出版的论文集《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中,提倡史学研究要“跳出欧洲、跳出西方、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所有的时代”。在1978年出版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进一步指出,“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于是,西方史学界在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