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病入膏肓时的几剂药引

书评人:李治华 2012-03-29 08:09 赞[0] 收藏

  说我们生活的美轮美奂的社会病入膏肓,实非我辈所愿,但透过繁荣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政府的溃败,社会的断裂,秩序的紊乱。当虚荣成为一种文化,当腐败成为一种规则,当冷漠成为一种常识;当贫富差距接近不可治理,当社会结构固化为畸形,当公平正义让位于趋利避害的生存法则,我宁愿背上“愤青”的骂名写下下面的话。 


   中国改革开发30年,总体来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是,矛盾和冲突也普遍存在,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伴随着由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全面转型,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在僵化的稳定压倒一切的发展思维指导下,社会结构畸形固化、贫富差距悬殊、基础秩序和生存底线被严重破坏,许多社会矛盾出现不可控制,不可治理的状态,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全面治理,必须超越稳定,重建秩序。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需面对的问题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做多种分类。比如,按不同的领域,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金融、科技、文化等;按不同的视野,可分为国内、国际;按不同的梯度可分为战略、思维、政策、体制等。按不同主题可分为改革、发展、公平、秩序。长期以来,围绕各领域、各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社会讨论不可谓不广泛深入,党和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不可谓不坚定,但许多改革措施和制度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制度本身不起作用。制度失败的原因更直接的是制度本身的设计和安排有问题,但如果没有一个健康有序的秩序来支撑,制度的失败往往不在于制度本身,而是作为制度运行基础的秩序出了问题。因此,在改革与发展进入攻坚阶段,重建社会秩序成为突破一切瓶颈的关键。 


    1、僵化的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模式的形成。处于社会意识形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良好出发点,我们提出稳定压倒一切。但是,长期以来,稳定问题被泛化了,什么是不稳定因素,长期以来并没有明确、科学的界定。由于对不稳定因素估计过分严重,维护稳定,消除不稳定因素,也就成了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甚至谓语首位的工作,久而久之,甚至逐步形成了一种有着固定套路的工作模式。在稳定问题上的泛化、扩大化趋势来自一种宁左勿右,宁紧勿松的思维定势,在这种定势下,即使是控制过头了,尽管无益但至少是无害的。 


   2、僵化的稳定思维阻碍改革,积聚矛盾。出于对稳定的考虑,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甚至连明确的思路也没有,思想和言论的活跃程度不但没有进步,甚至有局部倒退,舆论存进社会进步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由于不能将反腐败的措施诉诸社会,腐败在不断加大的打击力度下似乎更为猖獗;特殊利益集团的发育不能治愈社会的监控之下,其对财富的掠夺已达到有恃无恐的程度;一般民众利益表达的机制迟迟不能建立。此外,在贫富分化开始定型的情况下,片面地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可能无法实施会触动基本利益格局的体制变革,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上举步维艰,结果是社会中现有的利益格局日益稳固化。适量的冲突,可以起到社会安全阀或宣泄阀的作用,对一个社会来说,不一定是件坏事,它可以使矛盾和问题更早的暴露出来,从而为更主动地接决问题赢得时间和机会。矛盾和冲突可以在一时之间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引发矛盾和冲突的问题不会因此而消失。因此,片面的,不加区分的强调稳定,实际是积聚了矛盾,甚至使许多矛盾发生了质变。 


   3、社会结构的定型和固化加剧了分化,阻碍了社会结构的正常流动。在赢者通吃的一体化的分配模式下,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向本来已经占有较多资源的少数人集中。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异;改革分部分区域进行的现实造成的区域差异;国企改革中的资产流失、资本运作、贪污腐败、“圈地运动”等迅速造就的权贵阶层;蹩脚的社会再分配未起到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通货膨胀,房价、教育、卫生、医疗成本增加等隐性的拉大贫富差距。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结构逐渐被固化。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资源匮乏,就业困难,生存空间日益狭窄,向上流动的希望日益破灭,在此背景下,人们之间不再互相信任,为了生存恶性竞争和互相倾讹,人们的价值观、是非观被扭曲,整个底层社会迅速沦陷;中产阶层面临住房、教育、住房“三座大山”的压迫,加上个税的逆向调节,使得中产阶层成为调整贫富差距的牺牲品。“掠夺式经济始终产阶层迅速消失”、“中产阶级的无产化”、“警惕中产阶层沦为弱势利益集团”、“中产阶级城为仇富心理的替罪羊”等使得中产阶层迅速减少。而财富越来越多的向垄断着权力和财富的上层阶层集中。 


   4、基础秩序和社会基本底线被破坏成为制度失败的原因。制度的失败,往往不是制度本身的原因,如果制度赖以运行的基本秩序遭到破坏,制度的失败是注定的。当趋利避害成为行事的最高标准,为了一点利益可以容忍罪恶,如果没有利益,就可以放弃责任,政府如何能成为真正的人民政府?当人们的正当需求不得不用会助长腐败的方式来满足的时候,当人们口头上谴责腐败而在行动上不得不向腐败低头的时候,当腐败与非腐败的界限慢慢模糊的时候,当腐败被我们默认的时候,腐败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在此背景下,中央再大的决心,民众再大的动力,反腐败怎能轻易成功?当社会结构被定型固化为“金字塔”的畸形是,当世俗化的利益完全取代信仰和意识形态的时候,当上层阶级化,中层贫困化,底层碎片化的时候,“调高、扩中、补底”的思路如何落实?贫富差距这一条社会断裂带如何跨越?

 
   5、用秩序的思维代替稳定的思维,用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用重建秩序来改造社会,再造经济,守护底线。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建立具有自主性和超越性国家和政府,让势利不再损害社会公正。政府应该为社会设立公正的规则,而不是假发展名义,给某些特殊群体特权。二是以破除暗箱操作为突破口,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政治秩序。三是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公正的社会秩序,为底层社会提供一个可以为人们容忍和信赖的基本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人们可以通过合法而正当的方式解决所遭遇的困难。 


   《重建社会》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对中国转型社会遇到的诸多瓶颈性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该书最大的亮点是作者把中国面临的问题,放在由生活必需品时代转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并从社会秩序的角度对诸如腐败、暗箱操作、社会公正等问题的成因和难以突破的瓶颈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重建秩序,守望底线的主张。严格的说,该书的是作者不同时期论文的集合,而且很多章节是在重申作者以前作品的观点,因此,存在结构零散,逻辑性不强的问题。但是,作者揭示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宽度,非一般作品可比拟。我之所以说,《重建社会》是我们社会病入膏肓时的几味药引,是因为作者揭示问题、分析问题比较多,针对问题提出了再造秩序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向和大致的切入点,因此,只能算作几味药引,至于系统化、可行性的药方,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

作者:孙立平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