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货币战争》,与阴谋无关

书评人:李治华 2012-03-29 08:19 赞[0] 收藏

 “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我不在乎谁来制定法律。”梅耶.罗斯柴尔德的这句至理名言,成为自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欧洲金融以来,国际金融大鳄一次次发动货币战争的最高行为准则。 


    人类自诞生以来,财富的形式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但其最高形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最基础的、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最主要的是自然资源、能源和粮食,另一种则是被数字化、甚至虚拟化的货币。金融业的崛起,使得货币这一概念化的财富逐渐控制了实物形式的财富,从而,使得货币成为财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如果控制了货币,也就控制了金融,控制了金融,也就控制了一切。 


   《货币战争》通过揭示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欧洲金融,在美国策划成立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成立控制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废除金本位使黄金成为“被软禁的货币之王”等诸多被隐藏的“历史真相”,在此基础上,作者从货币战争的角度破译了诸如美国独立战争,林肯、肯尼迪等美国总统被刺杀之谜,两次世界大战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事件的密码。最后,作者认为谋万世者,应该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举措,即建立对内金融防火墙和对外金融防洪墙两条防御体系,确保金融安全;官民齐举,转变财富观念,大幅提高黄金白银储备,保护矿产资源;逐步提高思想理念和科技的创新能力。 


    《货币战争》刚一出炉,便一石激起了千层浪。该书问世至今,读者及舆论对其评价一直是褒贬不一。有人将宋鸿兵称作经济学界的鲁迅,认为《货币战争》拨云见日,揭示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唤醒了构建大国金融安全的意识;而持批判态度者,更是“百花怒放”,有对作者本人的身份进行质疑的,有对书中所引用史料的真实性进行质疑的,也有对货币战争“阴谋论”本身的观点进行批驳的。还有学者对《货币战争》进行了系统化的批判,如《货币战争批判》。该书认为宋鸿兵本人是国际黄金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货币战争》本身就是一个阴谋,它表面上为世人揭示了货币战争的“阴谋”,但其险恶的用心却是将世人误导到增持黄金,抬高黄金价格的“阴谋”之中。从而,将对《货币战争》本身的讨论升级为阴谋与反阴谋的战争,而支持者和批判者也因被贴上了不同利益阶层的标签。 


    客观的说,《货币战争》算不上严谨的学术著作,充其量是一本“半官方半野史“的金融畅销书,但其可贵之处是能以近乎玄幻式的笔法,用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来大胆的反推和印证货币战争的历史,从而告诉世人,人类的命运掌握在华尔街屈指可数的金融资本家手中,因为他们不仅仅掌控着世界上货币的流动方向,更善于利用人性贪婪和恐惧的心理特征,从而引诱人们无限止的透支未来,甚至一次次制造战争和危机。正如拿破仑所说,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利。而作者所提出的应对货币战争“阴谋”的战略性建议,更值得我们慎重思考。同时,不可否认,《货币战争》在引用史料的真实权威性,论证逻辑的严密性等方面并非尽善尽美,其对货币和华尔街金融家在社会事务中的“王者”地位有过于夸大的嫌疑。因为货币或者金融学本身自应有其运行的规律,就像社会本身运行一样,其兴衰和更迭是不以某个人、某个集团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历史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专制到民治法治,不应该是从皇帝一个人的专制到华尔街银行家几个人的专制这样的简单。如果真如书中所说,金融资本家为了获利可刺杀总统,可发动世界大战,那么,一部揭示他们发财致富阴谋的《货币战争》又何以能发行畅销,而作者又何以在作品畅销后安然无恙的进行续写?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 编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6-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徐政龙
  • 个人名片 廖仁平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