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书摘:汉语散文的新境界

书评人:郝金刚 2012-04-03 11:30 赞[0] 收藏

  在许多人看来,科学管理是枯燥无味的,是要把人的怀疑性、超越性去掉,把人的想象能力——想象过另一种生活的能力去掉,把人变成循规蹈矩的“单向度的人”。于是,当陈鸿桥先生把他的专著《科学管理——理念、方法与案例》寄给我时,我尽管看见书前厉以宁序,蒋子龙序,却仍然做好了硬着头皮看的准备。可是,没有想到,作为一本谈管理的书,它的内容颇为丰广,管理学、哲学、诗、小说等多种元素熔于一炉,生动幽默,深入浅出,既给人以科学启迪,又给人以美的遐想。其中,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从“管理”出发不经意闯入了“散文”领地,又巧妙地跳出了“散文”,回到“管理”,把两者融通,踏出了一条独特的散文创作之路。

  近年来,散文在努力突破自身的“界限”,很注意与其他学科“联姻”,这被称为“跨文体写作”。这种“自觉的突围”一方面固然给当下处在困境中的散文带来了一些生气,同时也向散文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公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而且要有深厚的甚至前沿的科学素质。然而,各种才能兼备的“通才”不那么容易出现。在我的印象中,这类文章要么艰涩、深奥,几成学术论文而毫无美感可言;要么因对专业不懂而蜻蜓点水,旋点旋飞,出现了不少纰漏或常识性错误,有时让人不知所云。陈鸿桥的科学管理专著似乎是个例外。它既是具有原创性的管理学教材,又是多方面地凸现了新境界的汉语散文。它无疑为当下的散文创作提供了若干值得借鉴的新经验。

  首先是,科学管理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哲理精神。作者谈到,随着当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管理在指导人们如何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时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造就现代工商文明的必经之途。然而,在具体层面,科学管理又主要表现为制度、细节、标准、规范、过程等等,假若仅仅如实一一列述,不但枯燥无味,还会因“对象”与“场合”的变迁而失去意义。此书作者并不纠缠于此,而是“深入其里”,通过生动的事例富于原创性地表达出来。如讲到“魔鬼在细节”时,举了著名建筑家密斯·凡·德罗的例子,说他在设计每个剧院时,都要精确测算每个座位与音响、舞台之间的距离,以及因距离差异而导致的不同听觉、视觉,计算出哪些座位需要做哪些调整可达到欣赏芭蕾舞的最佳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他在设计剧院时一个座位一个座位地去亲力测试和敲打,根据每个座位的位置测定其摆放方向、大小、倾斜度、螺丝钉的位置等等。这样的细节处理,怎不令人耳目一新呢?其他如谈“干中学,学中干”,“回到泰罗制”,“补课”,“当规范成为习惯”,“在过程控制中创造完美”,“积累定律”等等,各得其妙。作者在把现代企业中日常的技术行为“提升”到哲学层面的同时,对“人”所必须具备的角色意义和价值功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如“人”在“专业主义”时代该如何“敬业”、“坚持”、“尽责”的问题。为此,作者还列举了“泰罗制”、“苹果与思想”、“小铅笔的家谱”、“日本小学生生活课”等意味深长的故事为佐证。在作者看来,科学管理最终必须立足于对“人”的关怀并与“人”的发展构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次是内在的情感性。一般人都认为,科学管理总是要压制“人”的情感、欲望、个性以及兴趣爱好,使“人”机械地适应岗位要求,进行“单调但安全的”工作。如卓别林演出的《摩登时代》就表现了精确的流水作业要求工人们像“螺丝”一样拧在某处,不得随意更动的情形。法兰克福派的思想家马乐库塞更是尖锐地批判了发达的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扼杀,使人满足于眼前的物质利益,付出了不再追求自由的代价。这当然涉及到深刻的“异化”问题,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此书的作者在另一条路径上思考。他认为,在当代社会,科学管理也是一门艺术,在岗位的方寸之间,不仅要有冷静的理智;在管理者与被管理都之间,更要有积极的情感。因为,科学管理本质上应该是人性化的管理。为此,作者在行文中,并不生硬地、学究式地罗列规则或陈述过程,而是洋溢着诗人般的激情,作出了富于文采的“叙事与抒情”。如谈如何“尽责”,就讲了“罗迪还债”的故事:意大利移民罗迪所经营的储蓄银行因被抢破产,尽管他没有义务终其一生来全额偿还债务,但为了这笔道义之债,他不但重操屠夫旧业,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也帮父亲挑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他又添了第六个孩子,妻子不幸撒手尘寰的情况下,他都没有动摇还债的决心。1946年圣诞节,也就是他的银行被抢的第31年,罗迪一家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作者怀着爱与热情评述道:更高境界的尽责,不仅仅是做好份内的事,还应该是信誉,是使命感和荣誉感,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为了这种爱,尽责本身也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人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纵观全书,此类“抒情”笔墨随处可见。它不是对科学管理的廉价颂歌,而是深悟科学管理与“人性”发展想契合之后的赞美与推崇。作者认为,在当下全球化的竞争中,现代企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不仅需要科学管理,更需要一种带有内在情感性的实践管理。

  尽管这本书讲的是科学管理的基础知识,但在叙述过程中,作者凭借丰厚的生活经验和旁征博引的知识,或名人名言、或意味深长的故事、或典型人物的身世等等,对科学管理的方方面面构成因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和说明。这既摆脱了概念演绎的空泛,又增加了读者“新临现场”的仿真,潜在地推动科学管理的深入人心及普及化,对中国当下的企业改革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如讲到“创新”时,作者引用管理专家赫尔曼·百慕的话说,创新是一项永久的追求,是一项充满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直至成功的事业,创造活动就是一种日复一日的产品改进工序。在讲到“坚持”时,举了“沙鸥学飞”、“飞轮效应”以及特蕾莎修女的“人生十大戒律”所概括的“不管怎样,还是要怎样”的公式,让人们理解“坚持”所具有的人性力量。为了说明成功不需要借口,作者指出,在美国久负盛名的西点军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传统,凡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是”、“不是”、“不知道”、“没有任何借口”这四种回答,其余别无选择。为了说明“人心齐,泰山移”,作者引用韦尔齐的话“要实施成功的管理,管理者不应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要让大家一起唱,要牢记集体的力量”,如此等等。作者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把作为哲学的科学管理还原到大众之中,功不可没。

  看完此书,我总的印象是,作者有一颗“野心”:他想从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维度建构起陈氏“科学管理语系”。姑不论实现程度如何,他的努力已赢得了专家的好评,所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才“强力推荐此书”。由于作者优异的审美能力,使此书充满着难得的理趣、美感和节奏感,让人既流连忘返又“义”不胜收,既让“人”深刻理解什么叫科学管理,又让人能享受到当文学性充盈到科学叙述中时的那份特殊的阅读快感。作为一个先期看过此书的读者,我乐于向大家推荐它。

  二○○七年一月

  (作者:雷达  系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

  中国小说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科学管理——理念、方法与案例

作者:陈鸿桥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郝金刚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