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基金弄潮儿的“刺猬”生活

书评人:裴培 2007-09-20 09:38 赞[0] 收藏

  “只看见贼吃饭,没见过贼挨打”。我们往往惊叹于手握重金的对冲基金经理们挥舞着金融衍生工具时的豪迈与辉煌,却很难知道其辉煌的背后又是什么。所幸,巴顿·比格斯,这位与索罗斯、朱利安等齐名的“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通过所著的《对冲基金风云录》,向我们展示了诸多投资经理们不为人知的“刺猬”般的生活。

  对冲基金本是船来之物。与其他金融工具不同,它们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以及基础证券之间的关联性来对冲风险,赚取更高收益。因此,基金经理自是褒贬不一,而声誉最著者自然非金融巨鳄索罗斯莫属。他对决英国央行的完美一役和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贪婪表现,让世人知晓了对冲基金和贪婪而凶险的对冲基金经理们。在本书中,作者以刺猬来喻指投资经理,虽诙谐,却揭示了其本质。两者同样辛勤而怪异、危险而迷人,且同样在浑身尖刺下隐藏着敏感的内心。他们像刺猬不知疲倦地寻找橡果那样,寻找投资机会,不仅要承受市场变化带来的业绩波动和残酷竞争,更要忍受投资者“惟利是图”的投资本性。可以说,他们是最感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人,而惟一主宰他们的就是业绩,而好业绩总是如昙花一现。据统计,一只排名前20%的基金能连续3年保持前20%的概率不到一半;而基金的平均寿命只有短短的四年。在此压力下,基金经理们自然是整日如履薄冰,一旦判断错误,可能满盘皆输。事实上,失败总是经常的,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为此,有人牺牲了健康和爱好、友谊与亲情,甚至身家性命。如20世纪初的传奇投资家利弗莫尔曾经所向披靡,而最终却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自杀于一个男厕所。至于那些所谓的明星投资经理们又是怎样的呢?股神巴菲特曾说,他们只是扔硬币游戏下概率法则作用下的幸运儿,终有一天也会被淘汰出局;而在作者看来,也许是他们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辛苦,承受了更大的压力。总之,一旦做了刺猬,别无选择,只能像刺猬那样生活。

对冲基金风云录

作者:(美)比格斯 著,张桦 等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徐政龙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