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界往往有一些传奇人物,他们以外行介入新的领域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比如,历史学家黄仁宇,经历就是一个传奇,学工程出身却当了军官,40多岁才开始学习历史,然而最终却成为独树一帜的历史大家,《万历十五年》等作品已然成为经典。现在读到的周有光老先生同样如此,本来是学经济的,也从事了多年经济工作,不想到50岁时却以语言学的业余爱好被征调北京,开始参与制定国家的汉字拼音方案;到80多岁的时候却从头再来,开始研读社会科学,竟然札记变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文化观,成了社科界的“新秀”;到了百岁的时候,竟然还不见老,依旧笔耕不辍,新作频出。
大家的神奇之处,我们大概只有望其项背而兴叹不已,然而大家的学习方法却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在周有光老先生为自己的文集《见闻随笔》所作的前言——《终身教育、百岁学习》中就讲了一些读书的门道,值得借鉴。核心是两条:
其一是“看报有门道”。周老说,在其20岁的时候,初进大学,老师教他看报,指出“看报有门道”。即,看完报要问自己:今天哪一条新闻最重要?再问自己:为什么这一条新闻最重要?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书,首先查百科全书,得其大要。按照老师的教诲,周老说,他看报的兴趣顿时提高,感觉自己进入了历史的洪流。
另一条是“读书按比例”。既要读文艺欣赏的书,更要读知识理性的书,一方面培养形象思维,一方面培养逻辑思维。偏食病不利于保护健康,偏读病不利于发展思维。
对于这两条,周老说不知读者会不会笑他幼稚而迂拙,但自己是终身遵行,自觉有益。
关于“看报有门道”,我个人的理解,随着人的年龄增长,我们的阅读肯定要走出少年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知半解状态,如果总是停留在感性的阅读,只怕要有长进真的很难;而每个人的读书收获大概也在这个过程中拉开差距,正所谓“学而不思则惘”。也就是有感于此,我这些年的读书坚持不动笔不读书,从抄录段落开始到写一点简短的读后感,再到有所思,积少成多,慢慢有些心得,经过一段时间再回头看,发现长进不小。
关于“读书按比例”,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要放宽读书的视野。最近《中国青年报》一篇《可以不富裕,不能太浅陋》深深打动了我,文章说“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成长,青春里有太多的时间交付给了教科书。不少人是在迈过一次次重大考试之后,才有时间和心境去阅读一本本与教科书有所不同的读物,然后恍然发现了自己以往的无知”,我便深有体会。所以当我有机会继续上博士的时候,我放弃了,因为专业的书确实读得我太压抑,人生还应该读更多的书。此后,我终于可以腾出时间,放手读自己想读的书、更多更广的书。而放宽读书的视野后,则工作的眼界也相应拓宽,思维的角度也放宽,心境也放宽,收获颇多。
当然,读书的心得各人皆不相同,适合自己就好,关键的还是坚持,财富可能一夜暴增,但知识不可能一夜暴增,活到老,学到老,是读书的唯一捷径!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