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中国式上访困局——读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

书评人:魏延安 2013-01-27 15:57 赞[1] 收藏

    

  农妇李雪莲与丈夫秦玉河一起简单的假戏真做的假离婚案到最后却演变成持续二十年的进京上访事件,而且上访到最后也超出本身的目的,即挽救婚姻,证明自我;而是将市、县众多的政府机构、官员和公职人员牵涉其中,成了为上访而上访,每年两会,为了防止她进京上访,市、县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围追堵截”,由此上演一幕幕人间悲喜剧,还有一些官员因为她上访付出了政治生命的代价。到最后,因为前夫秦玉河的突然去世,上访失去了最基础的依据,一切就此消停。这就是《我不是潘金莲》的主要内容,只所以叫这个书名,因为农妇李雪莲要证明自己不是被人污蔑的“潘金莲”式人物。不仅如此,在处理她上访事件的官员看来,她已经集“小白菜”、“潘金莲”“窦娥”于一身,所上访的事件也是蚂蚁变成了大象,芝麻变成了西瓜,成为一个大麻烦,而且无法从法理上解决。

  小说的语言是生动的,表现方式是诙谐的,但丝毫不能掩饰上访这一沉重的话题——即就小说中描述的让一般读者觉得啼笑皆非的故事,在现实中依然是存在的,让有基层政府工作经历的人员依然有身临其境之感,在维稳的压力之下,信访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让基层政府随时都非常头疼的紧箍咒。最近流行“中国式”这个词,那么信访就是纯粹中国式的,信访部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的“不管部”,什么问题都可以上访,什么人都可以上访,但信访部门又是最忙碌却无法具体解决问题的部门。小说的结尾,将关于信访的玩笑段子进行了生动的演绎,那个因为无票难以回家便打出进京上访旗号随即被快速顺利送回家乡的故事,是对中国式上访的调侃。

  中国式上访的困局何在?从小说可以看出,李雪莲上访到最后,由告丈夫转为告政府、告涉及处理上访的官员,再到最后信访事件只剩下一个符号,至于事件的真正内涵反倒没有人再问津;而且,利用维稳这个高压线,上访者与政府充分博弈,让处理越级上访成了地方政府最为费力的差事,让牵涉其中的人面还临着政治风险。实际上,除过那些确实属于政府原因导致的群体上访或个体利益损害事件外,一般的个体上访事件情况复杂,一律要从信访渠道化解,显然非常困难。比如,上访的情形有千万种,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可能有千万种,最后无非是由法律渠道和非法律渠道解决,到最后好多只能由政府兜底,而好多上访事件本身的出发点也并不指望法律渠道解决,地方政府的压力和负担可想而知;再如,问题出在基层,不一定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基层,可能是体制性的,在上层没有制度性改进的情况下,基层政府是没有办法的,只能虚与委蛇;还有,一些本身与政府无关的上访事件到最后因为持续的越级上访,在上级的压力下,只好息事宁人,政府违心倒贴,形成了谁闹谁有好处的恶性循环;而且信访的目的极有可能因为处理的方式方法问题在中途发生转移,常见的情形就是因为处理上访事件干部的态度、言语,极有可能导致上访的矛头指向随时调转;至于那些持续的越级上访,本身就是怀着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去的,最后还要交由地方政府处理,这样的处理渠道本身可能就有问题。有媒体报道,中国花在维稳上面的费用已经超过军费开支,这确实是不可持续的。

  何以化解中国式上访困局?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公平公正是根本,特别是要防止基层政府本身造成的上访;除此之外,大量存在的个体上访,则要考虑工作思路上的转变,比如,是否要将越级上访与维稳完全挂钩,能否让各级“两会”成为上访者的公开接待日,对持续越级上访能否实行越级处理,等等。在深化改革的今天,信访其实也面临着改革。

   (二〇一三年一月二十七日)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韩厚德
  • 个人名片 赵攀峰
  • 个人名片 迟竹强
  • 个人名片 魏延安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