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经济改革是如何发生的?

书评人:林永青 2013-02-25 11:28 赞[2] 收藏

这是一本“十八大”后刚刚翻译出版的经济史著作,书中呈现了不少大胆突破的观点(在线阅读《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约束英国国王行政权力的《大宪章》签于公元1215年;今天2013年,广大中国读者还在期待只是言论上的“大胆突破”?我们还准备期待到2015年、“纪念《大宪章》签订800周年”时相关言论的“大胆突破”?

 

昨晚在微群里,好友推荐了此书,上网一口气看完连载。联想起我个人18年前在体改委(体制改革委员会)短暂且幼稚的工作经历,也联想到今天仍未完成、甚至倒退的体制改革,心情激愤难平,深夜写下评论,一吐胸中块垒——

 

谁是真正的作者?

 

我猜测本书的第一、甚至唯一作者应当是王宁,而不是科斯。以科斯已愈百岁的年纪,不可能完成如此复杂的、有关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实证研究;

 

大量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概念,一定让多数国外研究者望“文”兴叹;

 

科斯主要的学术兴趣,是交易成本和基于组织的新制度经济学,和本书的主体内容并不太相符。

 

但是,王宁教授的出版策略无疑是正确的:(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何况是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洋和尚”;(二)很多史实距今天不远,本书还存在不少刚刚解冻的"政治敏感词"。——“政治敏感词”?

 

个人也猜测,本书讨论的经济改革史的历史时期,与作者王宁的“学术年龄”的成熟期比较吻合。

 

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中文版最大的思想贡献和现实意义在于:借诺奖得主之口,明确地否定“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1979年,“主流媒体”已经否定过一次?

 

——虽然香港的大量出版物,多年前就有大量报道——又一件滑稽的事情:如果历史事实都不能公开讨论,那就不只是“一国两制”,而是“一国两史”了——制度可以(在一定阶段)不同,历史事实只能是唯一的吧。

 

本书也通过大量的史实的叙述,“不经意地”否定了“改革是由官方主导的”这一说了30多年的命题。——从包产到户、到乡镇企业、再到私营企业,莫不如此。

 

——在这些自下而上的、“自发的”改革中,政府的作用是最后从法律上“肯定”了这些改革的“合法性”。

作者的行文是非常理性和严谨的,严谨到近乎苛刻地对待历史资料。

 

留待后人的努力空间

 

以科斯的102岁高龄自不用说,即使以王宁教授的履历背景,也不可能对最近10年的“改革史”作为实质性的研究和评述。这也是我所认为的本书不足之处,和可进步空间。

 

——我没有任何苛责作者的意思,这本就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学术历史责任,已经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做到了最好。

 

我特别查了本书的英文版,原名是<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

 

本书的中文译名是“恰当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却是“不准确的”。

 

——叫《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并不准确,如果希望市场经济在中国还未结束,最多可以叫《中国市场经济的缘起》。

 

所以,对本书最好的评价是:本书非常深刻地评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早期发展史,重点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如何(HOW)发生的。

 

我个人认为,本书具有对中国市场经济研究的开拓性意义——这是从说了实话、和达到学术水准的意义上谈的。

 

——以往的绝大多数中国学术文章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研究,严谨一点说,不是学术研究,只是对官方政策的“与时俱进”的解释。

 

在我的印象中:比如,先是大量的文章“解释”为什么“计划经济中也要有商品经济成分”,然后再有大量文章从“商品经济”的讨论“与时”到“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讨论;又比如,先有大量文章讨论“马克思也炒股票”,再“俱进”到中国的市场经济也可以开办“股市”等等......

 

我们在什么阶段上?

 

两位作者都属于芝加哥经济学派,这是很有意思。芝加哥学派以温和的自由主义和反对凯恩斯主义著称。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不少中国学者喜欢引用芝加哥学派批评凯恩斯主义,批评的结论是对的,批评的理由不对。

 

——美国“罗斯福新政”语境下的凯恩斯主义,和中国30年前,在政府完全掌控下(“主导”)的计划经济,完全不是一回事——发展阶段完全不同,面对的问题也完全不同。

 

不同学派的经济学理论,在我看来,无所谓谁对谁错。“道可道,非常道”,从哲学上看,所有的理论都可以是“错的”,也都可以是“对的”,关键看特定的时空条件。

 

个人认为,即使到今天,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和改革最需要借鉴的不是芝加哥学派,它是从“自由的市场经济”到“更自由的市场经济”的理论;而是要借鉴更早一些的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如米塞斯、哈耶克、熊比特等人的经济学理论,和波普尔的社会学理论。

 

奥地利学派,才是从“不自由的计划经济”到“自由的市场经济”的理论。另一方面,奥地利学派有更宽的视角。比如哈耶克也从哲学(知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论证了计划经济在操作上的不可能。

 

我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好友在讨论中也认同:他所崇敬的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中,哈耶克排第一,科斯只能屈居第二。——当然,这不是重点。

 

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与其说是一种经济学,不如说是政治经济学、或社会经济学。正吻合了中国今天更大的问题是政治体制改革,因为经济体制改革30年后已经基本停滞、甚至倒退了。

 

这从一个“主流媒体”最常使用的词汇就可以看出:15年前媒体最爱用的词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而今天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

 

——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和“既得利益群体”的系统性阻挠,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甚至社会稳定的最大障碍。——特色词:“既得利益”?法律上只有“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

 

而且,最近8~10年的学术界也已经从呼吁政治体制改革,退到了仅仅是呼吁法治建设。虽然,两者是高度依赖、高度互动的。——法律规定了什么不可以做,而体制改革首先要明确应该做些什么!

 

中国今天的改革依然面临方向和路径的选择问题;我也相信这一次的改革路径依然是“自下而上”的、和“自发”的、而不是语焉不详的“顶层设计”。

 

不少人可以认同,30多年前政府为改革开放所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对来自公众呼声的“松绑”,而不是“设计”。

 

——事过境迁,今天如果发生的“自下而上”,可能是“改革”,也可能是“革命”。为什么?因为社会积怨已然太深,如果不改革,“旧制度”可能引发“大革命”......不少人警告说:“改革和革命正在赛跑......”

 

还有一个压力可能雪上加霜,就是经济衰退!迟迟不动弹的“改革”,让解决了95%城市人口就业的民企根本无力创新,全民收入增长也无从谈起!加上飞涨的通胀,媒体们不找病因,每天只能玩的把戏就是讨论CPI、PPI千分之几的差别!讨论所谓的“经济下行空间”!

 

我不妨提出一个假设:从经济上看,最需要改革的是国企体制,和所有市场主体的准入公平及税收公平——特色词:“收入分配方案”,谁给谁分配?——以及与此配套的政治体制支撑、和法律支撑。

 

很自然得出结论:今天的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所有领域,如果还认为继续深入的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那么,首选要开放“思想市场”这也是科斯的结论。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作者:(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 著,徐尧,李哲民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李治华
  • 个人名片 蒋伟
  • 个人名片 张海勤
  • 个人名片 马骁
  • 个人名片 林永青
  • 个人名片 陈嘉珉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