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某种程度上只是《胡乔木传》的一个背景资料,记录了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传记的编写组将谈话内容和背景说明整理成一个册子单独出版,书比较薄,只有不到二百页。在买《胡乔木传》的时候被作为相关书籍推荐了,一并买来,读后多了些对文革最后岁月的感性认识。
名副其实的“文化大革命”。这就是文化的问题往往与政治相连,事关重大,一篇文章,一本书,一场戏剧,一张大字报,都可能上升到政治局讨论的层面,一些还必须送毛主席定调。特别是文革后期,“四人帮”抓紧篡权夺位,文化问题往往成为政治上的重要借口;而反对“四人帮”也不得不以文化战线为重要战场。如书中所写,电影《创业》《海霞》受到“四人帮”强烈批判,最后不得不直接送达毛主席而得以通过发行;长篇小说《李自成》也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得以继续写作和出版。于是,由邓小平安排组建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首要任务就是写文章,编杂志。
“文化大革命”造成“文化大荒漠”。根据书中记载,1975年7月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到出版局版本图书馆去查了“文化大革命”以来出版的书,总共约有十来万种,都是各种小册子,几篇社论编一本书,几篇文章编一本书,数目算起来不少,但真正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只有二十来本,其中还有不少是重版书。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只剩下了“革命”的独角戏,那里还容得下其他人发声。“文化大革命”一度让人们到了谈文变色的地步,谁还胆敢去写书,多少文化名人文革中都禁了声。所以,书中记载,邓小平在第三次谈话中指出的,“现在的文章千篇一律,是新八股”;“双百方针没有贯彻执行,文学、艺术不是更活泼、更繁荣”。
改革的前奏与试验。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所做出的调整、整顿等一系列部署,好多其实已经是改革的先声,一些做法也为改革做出了铺垫,一些提法也成为日后改革的重要言论。比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75年送呈毛主席审定的科学院《汇报提纲》就引用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话,但毛主席不记得他说过这话,只好删除;到1978年3月18日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邓小平讲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再到1988年9月5日,邓小平与外宾谈话中更进而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975年至1976年,已经是“文化大革命”的最后阶段了,尽管“四人帮”比林彪更为疯狂和急迫,但也只是最后的“文革”了,倒行逆施引起的反感和反对的力量不断积聚,只等突然的暴发了。
(二〇一三年四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