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好的传统为什么丢了?——富兰克林·H·金《四千年农夫》札记之二

书评人:魏延安 2013-08-11 15:29 赞[1] 收藏

  

  尽管百年前美国农业专家表现出让我们自豪的对中国传统农业模式的尊崇与羡慕感,但今天的中国却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场景,那就是外国人羡慕的、我们也曾经引以为傲的这些优良农业传统正逐渐消失殆尽,面临的局面甚至比美国当年更糟糕,比如中国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已经超过美国,利用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等,这一切既让人惋惜,更值得反思。

  何以如此?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仅停留在农业的层面,显然无法让人满意。实际上,自从工业化打开了人类生产力暴发的潘多拉魔盒之后,世界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工业化的轨道,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由此,工业相对于农业而言,成为优势生产部门,不仅效率高,而且效益好,农业迅速地相对落后了,成为低效率、低效益的生产部门,风险还高;又由于工业的强势,事实上把农业变为了工业的原料供应者,把农村变为了工业品的倾销地,并在价格上形成了工农产品交换的不平等,进一步加速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工业转移;更重要的是,工业化大大加快了城镇化的速度,也让传统乡村在现代城市面前相形失色。这种情况的结局是,农业劳动力大量向优势的工业部门和城市转移,从而给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形成了釜底抽薪的负作用,靠劳动力的无限供应和劳动的无限投入来维持传统农业基本上不可能,只能逐渐解体。更何况,相对于城市的生活,农村生活是那样的单调;相对于城市的工作,农业生产又是那样的辛劳,更加剧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那么在今天如何面对我们的优良农业传统?历史是倒不回去的,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不可能逆转,如果幻想着从农村流出的劳动力重新回到农村,再按照传统农业的方式来实现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显然是困难的。但我们今天比美国当年更加值得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因为我们既没有实现农业效率的更高提升,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食品安全危机和农村生态环境危机,人们似乎已经难以再找到可以放心食用的农产品,而农业已经超过工业成为最大的污染源,一切预示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必须进行根本的转型,以长远的目光谋划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其根本立足点是把传统农业的精华理念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相融合,渗透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这个转变固然是痛苦和艰难的,但别无选择,必须进行理念的根本转变,向农业支持足够的物质投入,培养少而精的优秀劳动力,让农业的长远发展有根本性的依靠。

  由此,我也想给当前流行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渗透着可持续理念的农业生产模式提个醒,如果在小范围开展基于从事者自给自足型的有机生态生产是可以的,但如果要以此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济上的盈利,则必须与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物质装备、技术手段等结合,否则很难实现目标。同时,我也想说,有机农业绝不是传统农业的简单复制,注定要在农业现代化的时代进程中进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一日)

四千年农夫(美国农业不到百年就穷尽地力,而中国农耕却经历四千余年,原因何在?)

作者:(美)金 著,程存旺,石嫣 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李志刚
  • 个人名片 彭海龙
  • 个人名片 魏延安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