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202、《论中国》之“莫生气”

书评人:张海勤 2013-08-27 00:57 赞[2] 收藏

 

 

    中国经历和苏联这个本来以为是“大哥”的摩擦之后,又接着和超级大国美国在朝鲜真刀真枪的干了几年,而且还在台海地区两次对峙之后,周边环境已经大有改观。这时候的中国有了更多精力放在社会主义阵营的“思考”,其主要是树立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或者是和苏联论战意识形态上的对与错以及由此可能对本国产生的积极影响,换言之,谁才是真正能够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牛耳者?谁的国家更有成就?

    经过周边环境的战事,小有成就感。此时的最高领导人把国内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出来,(当时基本上不存在国内政治斗争问题),即: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由于中国和苏联存在隐性竞争,所以呢?一方面恭维苏联;另一方面也不甘示弱。当苏联经济提出了15年赶超美国,中国则相应的(也许是巧合)提出了15年钢铁产量超过英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这种竞争,已经影响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最为激烈的程度是:中国最后认为必定赶在苏联之前实现共产主义。

    为了各自的抱负,国内轰轰烈烈的开展了各种运动,原本正确的总路线,也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变了形。本来,哪怕是直到今天都正确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也演变成了后来的“C大革命”。而当时由意识形态竞争的后果是:“大跃进”的登场。在作者看来,这是严重的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大悖论。“大跃进”的历史地位基本上已经盖棺定论,它是错误的;如果要进一步解释,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违背、脱节。

 

    书中该节的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了中印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一次战事。前面也有叙述过,就是英国命名的麦克马洪线的殖民遗留问题,中方坚决不承认,而印度则是牵强附会。也许是当时中国国内的形势和苏联的态度所致,印度则是步步进发,得寸进尺。作者叙述本段历史的意图有两个:一个是当时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容许中国再进行战事,而且是远赴偏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打仗;另一个就是分析中国最高领导人或者是中国政治军事家们在对待国际国内重大事项的处理手法等高超的技艺。

    今天来看这段历史,评论家们最多的看点是:为什么中国当时已经占领了这块有争议的领土?而不驻军在那里?而是后退到战事之前的驻扎地?这是人类的历史上,特别是有国家以来罕见的决定。而由此产生的“定论”看法则是:主要是为了敲打印度,亦或者是认为:当时的中国不想四面树敌。不论怎说,这次战事中国是赢家,从这一点出发,因为这块有争议的土地仍然占据着道义、理论和事实上的制高点,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大跃进的错误已经产生了,这是经济上的错误,也是历史的错误。而积弱积贫的中国并没有因此吸取教训而后走上富裕的道路而是要在此经济基础之上,再进行新的革命,这就是“C大革命”。直到今天,它还是个敏感的政治议题,它还在发炎,这也就是说,将来还会有些说法,有些可能不同的说法。这需要历史的过滤,历史向来被认为是公正的,它能够在波浪中平衡不同历史时期的波动事件,最终由历史去评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个事情的表现为高层领导者要虚心向农民学习,回溯历史的进程和由来。这在当时的领导人看来,社会存在深层次矛盾,以政治的“绝对”影响力试图让历史翻天覆地,让社会重新新生,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设想,也是革命的惯用手法。虽然历史事件不一定都能够善始善终呈现完美,人物也没有能够长命百岁,但是,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始终有其痕迹。直到今天,这个事情还在中国历史土壤里占有重要比例的成分,它还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不同的是,开始有教授发声,指出其历史低谷对历史高潮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触底反弹的意思。

 

    作者是个美国人,是一位通晓中国政治的美国人。他在本节的最后不是,也许是不敢评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严重错误时期的决策,但是,从作者的客观描述中,仍然能够看出作者对政治敏感性的态度。这正像作者对待比尔克林顿总统时期授予其的一个政治调查任务一样,当很多美国民众对这位“作者”的行为产生了可能的猜疑时,“作者”毅然放弃了可能会给他政治身份加分的大好时机,而是选择了做自己的有生之年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放弃更是一种选择,很多时候,可能是最佳选择。

    作者在本节最后阶段则是隐形的批评了美国的领导团队,在作者看来,此时早已筋疲力尽的中国,应该是美国和中国握手的最佳时机。而美国人在看清楚中国和苏联关系的实质后,也有人发出了信号弹,但是,在作者看来,这还不够。当时的美国政府或者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把太多的精力耗在了对待一些有争议的事情上,而没有能够抓住最佳时机获取与中国交往的机会。回溯这段历史,中国处在痛苦阶段,而美国则是处在了自娱自乐阶段,两个大国没有能够在“合作”的考量上“始终”处于一种“待捕”状态。

 

    本节作者给予的题目是“危机四伏的十年”,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在暂时“处理”好周边环境之后,由于国内政治经济问题造成的种种潜伏危机。串联起来看,从与苏联的争论到国内的自我革新,都是处在一种“脱离实际”的阴影里。作者之所以称为“危机四伏”?在我看来,作者认为这十年使得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小子染上了“不治之症”,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内因的失调导致分崩离析。

 

    作者更懂中国,正像这部书的宣传用语一样:读了这本书,你比85%的人更懂中国。

 

    张海勤 2013-08-27*0042于广州PHO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论中国

作者:(美)基辛格 著,胡利平 等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韩厚德
  • 个人名片 徐国进
  • 个人名片 张海勤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