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农业,一直以来被作为现代农业的典范而为各国羡慕和学习,几乎被奉为现代农业的标杆和成功模板,但真实的美国农业是什么样的,恐怕还需要深在其中的人来描绘,受黄仁宇先生从“三言二拍”中研究明史的启示,我从《我在美国当农民:80后的“插队”日志》一书中也侧眼看了看美国的农业,发现美国农业其实在某些方面也面临着与中国农业类似的问题,那就是农村(美国叫市镇)的衰败、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生产成本上升、大型企业对农户(美国叫农场主)的挤压和生态问题。
先看本书一开篇的描述,作者实习的地升农场,位于明尼苏达州西南部,距离最近的麦迪逊市约3公里,这个市其实就是一个镇,市区人口仅1703人,市区周边农村5英里之内的人口是3200人,人口外流现象也比较严重,2000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年龄是54岁。这一段描述基本给了美国农村与中国农村类似的印象,即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为什么会这样,由于美国的农场型农业,依赖机械化耕作,天然地对劳动力有替代和挤出效应,如果就地没有二三产业吸纳,人口自然会外流。当然,也和中国的农村青年进城一样,一般会在城市定居,但如果再从城市返回农村,则会相对稳定下来,成为农村的中坚力量。书中后面的描述也表明,好多农场主正是从城市来到农村的。
人工是农业伤不起的成本,生产资料上涨超过农产品价格。作者和其他实习生为农场的CSA部分作收支预算,支出是9000元,而实习生补贴高达6500元,是最大的支出项,就这还只是实习生的工资水平。作者在后面还记述到,好多农场的盈利水平是雇不起农工的,既支付不起工资,更担负不起社保等福利,只能临时雇用实习生。其实中国现在的局面也差不多,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不断抬升,价格不断上涨,菜比肉贵也不再是笑谈了。同时,从作者对另外一个农场主的访谈记录看,从1970年代以来,玉米种子成本上涨了8倍,大豆种子成本上涨6倍,化肥投入成本上涨5倍,农药成本也在节节攀升。而美国同期农产品的价格不是同步上涨的,甚至有些是下降的,这有美国政府补贴的因素,更有大企业规模竞争的原因。美国农场主的日子不是越来越好了,而是可能在变糟。
大资本农业对中小农业经营者形成挤压。按一般道理,农场内部的农牧结合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作者看到的美国农场一般是不搞畜牧业的,因为美国的畜牧业已经形成垄断竞争,一般农场养殖几百头是缺乏竞争力的,形成不了什么利润,便只好退出了。作者到访的卡门的农场,正是这种状态,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退出了畜牧养殖。
对农业生态问题的反思与重视。还是上面提及的卡门的农场,在没有畜牧业结合的情况下,开始了种植业内部的生态维护,这其实就是中国农业传统智慧的要义——轮作和休耕,主要是粮食作物与豆科作物之间轮作,豆科作物包括我们熟知的豆类、苜蓿和三叶草。但从作者记述的内容看,美国的有机农业也处在起步阶段,一些人甚至不认同有机农业,还在迷信着现代化大农业模式,从这一个角度看,中美农业似乎又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相同起跑线上。但美国的有机农业与中国的有机农业真正要发展起来就不是那么可比了,在一个农场内部的生态循环系统是容易建立的,有调整的空间;而中国在小户经营与土地碎片化的基础上推动生态农业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书中还透露了其他一些信息,比如地升农场所在的麦迪逊市政府运行也是举步为艰的,主要靠州政府的“本地政府求助项目”来维持,这基本相当于我们国家中央政府为县级财政提供的“转移支付”,看来所有农业区域的政府都是难过的,无工不富是真理!
但是,美国农业毕竟是强大的,中美农业的发展基础是不一样的。比如,作者所在的市镇与中国一般乡镇人口差不多,但基础设施条件显然要优越得多,作者从农场到镇上去,竟然有高速路可以依靠;农场的东西送给周边的社区,一般的用时仅在半小时左右,十分便捷;农场工作人员已经作息时间工人化,生活城市化;再比如中美农业的发展层次显然也是不一样的,美国农业不仅能养活美国人,也能让美国农民过上差不多的生活,作者所在的市镇人均收入3.1万美元,与美国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差距并不大,而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始终在3:1以上。同时,从作者记述的美国农场主们丰富的业余活动看,美国农民在生活有保障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精神和文化生活,而我们的农民还处在为生计发愁、为前途和命运奔波的状态,农民和农民工文化十分贫乏;美国的农业目标开始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些农场主已经形成了生态农业的自觉行动,而我们的主要矛盾还是增产增收,质量主要是安全问题,还到不了有机生态的程度,当然也有一些“新农人”在打先锋做探索了。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