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得出,关于甲午战争的争论还在继续。比如,这场战争日本胜利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清朝是输在了体制上还是战争本身?北洋水师到底是不堪一击还是受困于军费不足设备不好?等等。比如在本书中,马幼垣认为,北洋水师其实采购的就是一堆技术并不成熟的军舰试验品,图有大的虚名,实际上战斗力很虚弱,黄海大战能顺利退回已经是万幸了!然而,历史并不需要什么假设,纵然假设得天翻地覆,但史实只有一个,败了!这个历史永远无法改变。败了就要静下以来反思,不需要再为这个失败作什么辩护了!
为什么会失败?我倾向于综合因素所导致。因为战争的胜败从来不是单一的战争因素决定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因素。总体看来,甲午战争之前的中日力量对比已经有差距:从战略角度看,日本是全民动员,而中国更像是李鸿章及其北洋水师“一个人的战斗”,朝廷不知世界历史方位,主政之人不知海洋霸权开始,陆地作战与海上作战更缺乏协同;从备战上看,北洋水师还是近二十年前的老底子,修修补补,军费挪用,战备不足;而日本已经到了全国节衣缩食的地步,在海军建设上大干快上,全力赢取一场生死国运的赌博;从军队管理上看,清廷门户之见颇深,所用非人,腐败丛生;而日本全盘西式管理,任用专业人才,操练有素,等等。但必须承认,日本的胜利,还到不了胸有成竹,也肯定不是纯属侥幸,而是蓄谋已久,把握不足,幸而胜利。所以,对战争的反思,也不宜全盘抹黑清廷,而要客观沉思战争对历史的真实影响。我有一可痛、一可恨、一可叹!
一可痛:自强之路中断,中国掉入半殖民地泥潭。凭心而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利后,清廷的洋务运动还是轰轰烈烈开展了30年,期间大的战争像中法越南战争、中俄新疆战争等中国也都取得了胜利,自强之路一度前途光明。然而,甲午战争一败之下,洋务运动基本终结,国家自强步伐被强迫停止,还背上了割地赔款的沉重负担,从此中日国运发生根本性逆转,日本拿着相当于数年全国财政收入的赔款加速现代化进程和军事强国建设,终于实现“脱亚入欧”;而中国就像一个恢复中的重症病人遭遇了又一次重病侵袭,从此瘫卧病床,只剩下了生命最后的呻吟。
一可恨:输掉了世界舆论战,大国形象被毁。日本对甲午战争蓄谋已久,以无耻地强盗逻辑精心地将自己鼓吹为现代化文明国家,而把中国抹黑为落后的野蛮国家,把自己对中国的侵略美化为文明与野蛮的对决,可怜的清廷尚不知媒体宣传是何物,直让日本尽占世界舆论宣传话语权,让中国在战争失败的同时,遭遇了世界舆论上的又一次溃败。开战之前,洋人为中国表面强大所惑,认为战争旷日持久则中国胜,谁料会败得那么快,那么惨,于是舆论导向开始转向日本;海上偷袭为人不耻,旅顺大屠杀让日本的军国主义残暴本性尽显,但这些负面的消息日本竟能通过攻关洗白,给了中国又一次实实在在的伤害。
一可叹:洋务运动终结,但体制变革起而难动。甲午战争留给中国最大的遗产是,30年的洋务运动终结了,一批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不在朝廷的制度上变革,单纯的军事技术革新是不起作用的。战争结束后,连一向保守的清流派也开始放眼西洋,谋求变法,可谓大变。由康有为等发起的“公车上书”迅速掀起变法的热潮。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垂青过失败者,也不准备给其幸运,甲午战争的后期,一个新的重大政治斗争了,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开始紧张,其结局是,主张变法就是“帝党”而主张保守就是“后党”的舆论悄然形成,“戊戌变法”开始不久,一场国家制度层面的革新迅速被政治上的“帝后之争”替代,让变法被扼杀于摇篮之中。而变法的失败导致出另外一个后果,改良的出路也不行了,只有革命,推翻清廷成为最大的现实课题。历史再不给清廷什么机会了,可怜的中国与民众却在水深火热中继续煎熬!
(二〇一四年十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