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向我推荐了这三本书,说是大互联时代营销必读的三本书。其实,即使没人推荐我也会把这三本书买来读一下的。黎万强的《参与感》像书名一样讲的就是小米的互联网思维营销,小米创造短时期内的企业成长神话,自然需要学习一下。高京君、任立军的《对称营销》阐释了大品牌营销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中国企业进入大互联时代指出了市场营销的正确道路,不能不读。《拆墙》是品牌专家李光斗的又一力作,里面充斥着互联网元素,深刻地剖析了互联网营销的精髓,读起来也很有味道。
如果仅仅是这么一点读后感,恐怕我只能自认OUT了。当我把这三本书放在书架上时,我已经无法HOLD住自己的阅读饥渴,从当天晚上一直阅读到第二天上午十点,把总计80多万字的三本书读完了。把一本书迅速读完是我的习惯,但把三本书同时读完却不是我的习惯,只能算是意外,因为,这三本书让我如此痴狂。
三合一,更精彩
不知道三本书的作者黎万强、高京君、任立军、李光斗是否认识,在我读完这三本书之后,我觉得三本书合起来形成一本《大互联时代的市场营销》更有味道,如果三位作者愿意这么做,我负责这个三合一版本书籍的运营,保证比三本书分开来的销量要大得多。
我是看着李光斗老师的大专辩论赛成长起来的,于是自然会先看《拆墙》了。这本书把大互联时代的互联网和互联网营销洞察的很深刻讲解的很清楚,李光斗老师显然是要把隔在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之间的那堵墙拆掉,这本说实现了,让我们更加了解互联网和互联网营销。这时,我就必须要看《参与感》了,我想知道,到底小米是怎么样做互联网思维的市场营销,从而实现超高速销售增长的?《参与感》给了我一些答案,但却没有告诉我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营销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于是,我打开《对称营销》,这本书谈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谈到了大互联时代、谈到了新生代消费群、谈到了对称营销理论和实践方法、谈到了近百个据上面几个问题产生的实战案例。三本书一气读完之后,感觉浑身全是力量。作为在市场营销领域摸爬滚打了15年的老营销人,我最想做的就是把我的感受在朋友圈分享,并对于我领导的400多人的营销团队提出读这三本书的要求。
灭浮躁,少迷茫
如果用两个词描绘时下的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就是互联网企业“浮躁”、传统企业“迷茫”。互联网企业或者围绕互联网进行创业型企业的浮躁由来已久,有人称其为中国式泡沫,有人称其为中国式忽悠,有人称其为中国式创富。
的确,这里面泡沫、忽悠、创富三者间而有之,创富如马云者,阿里巴巴纽交所上市之后,马云成为中国首富,双11之后,更有人计算其只差3亿便可追上亚洲首富李嘉诚;至于互联网里的泡沫那就更数不胜数,有人戏言,马云如果像李嘉诚那样到处拥有房产实业,才算真正的首富,显然对于马云的财富尚存疑虑,这份疑虑或许就是泡沫;互联网里面的忽悠,我们见得多了,有性保健的、有传统美食的、有美容化妆的、有电子消费品的,等等,借互联网思维创业之名,做谋取个人利益之事,与创业毫无关联。
传统企业的迷茫一直在漫延,几乎没有一家传统企业不在思考大互联时代给企业带来的冲击,然而,到底如何对接大互联、对接新生代消费群,似乎没有企业能够做出清晰而明确的回答。虽然很多传统企业或多或少地玩起了互联网,但真正从互联网里面受益的企业还凤毛麟角,这更加深了这种迷茫的紧迫感。
像我一样的大型企业的销售总监也迫切地需要找到答案。无意中读到的这三本书,令我茅塞顿开。于是,我编了一段话与企业营销者们共享: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在面对大互联时代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对新生代消费群所追求的商业民主和消费者主权要求之下,企业必须勇于《拆墙》实施《对称营销》,令目标消费群拥有《参与感》,“浮躁和迷茫”那就是浮云,一扫而光。
新营销,新体系,哪里找?
读书读到意犹未尽不知是遗憾还是什么。总之,虽然三本书给了我这个营销实践者非常大的启迪,但也令我思考一个问题:大互联时代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到底是什么?我期待着中国的菲利普·科特勒的出现,我期待着中国的《营销管理》的出版,相信不会太久。
毫无疑问,我没有从《拆墙》《对称营销》《参与感》当中找寻到期待的答案,这不是批评,更无关作者的水平,期待或者缺憾本身也是一种希望。
不过,我不得不提及一点,三本书都在阐述市场营销的落地性和执行力,用时下比较时髦的话来说,三本书都比较接地气,能够给如我一样的营销实践者提供指导、思路和方法。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备受关注,在中国的经济体系里面,一定有中国式的市场营销体系——三本书里也都或多或少地谈及营销变革和营销理论的变革,但显然三本书的关注点并没有真正放在理论和体系上,使得笔者有了上面的期待。
于是,笔者在思考如下的几个问题:
1、大互联时代是否真的来了?大互联时代会带来整个社会什么样的改变?
2、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否到了不得不为的时刻?生存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广泛的“中国制造”企业该如何随之转型?
3、互联网营销到底冲击了传统营销的哪些方面?产品、价格、渠道、推广这传统营销的四大要素将会发生怎样的变革?
4、坚信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并存的同时,O2O将是最为适合未来的市场营销模式,可是,传统企业如何在这一模式之下进行市场营销运营呢?O2O模式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营销体系的创建又有何不同和创新方法呢?
5、电子商务就像每年双11增长的单日销售额一样汹涌来袭,它到底是淹没了传统营销渠道还是改造了传统营销渠道还是融合了传统营销渠道?渠道商们到底还有没有未来?
6、商业民主和消费者主权这两个词汇第一次把消费者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他们既不是普通路人,当然也不可能是上帝!”那么到底如何定义和定位目标消费群呢?
7、互联网思维被广泛地使用,它到底是投机者的狂欢还是传统企业改造的利器?
……
这些问题,笔者可以在上述三本书里找到答案,尤其是《对称营销》和《参与感》两本书里会有答案和案例,但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一种领悟或者感悟,就像我们学习语文课时常常出现的阅读理解,可是更多的营销实践者甚至基层营销人员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工具,值得思考。
奠基之作,未来可期
无论如何,我们要感谢黎万强、高京君、任立军和李光斗三位作者,他们着眼于社会变革中的市场营销,他们着眼于大互联时代的创新性营销思维,他们着眼于消费者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的营销思考,给予我们全新的启示,甚至给予了中国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体系奠定了基石,三本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