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陈嘉珉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语录

书评人:陈嘉珉 2015-01-14 00:46 赞[0] 收藏

1.  【《心经》译本】从公5世纪初的后秦鸠摩罗什到公元10世纪的北宋太宗年间,近六百年的时间,印度梵语的《心经》被译成中文前后多达十一次,可见其受大众欢迎的程度。在如此之多的翻译之中,大致上可分略本(小)与广本(大)两种形式。([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32页,陈嘉珉辑)

2.  【“诸法性空”的基本思想】《心经》反映的是般若类经典“诸法性空”的基本思想。此经通过对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因缘,以及佛教的苦、集、灭、道四谛和各种教法的否定,来论证人空和法空,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人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皆空无自性,虚幻无实,不应执着,无须追求。同时,通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论断,又肯定一切存在的自然性。由此形成如下认知:一方面可用“空”这个消除一切现象和差别的概念,来论证世俗认识及其面对的一切对象皆虚幻不实;另一方面,又可把“空”安置为世界万有的统一性基础,认为它就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法性”、“真如”或“佛性”、“涅盘”,引导人们去追求。因此,“一切皆空”可理解为万法是“空”这种本体的表现;“空即一切”可理解为“空”是一切的依据(如老子说“无明,天地之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陈嘉珉)。佛性超言绝象,无形无相,是成佛的依据。《心经》中说“空”的内容可以分为五部分:为小乘菩萨说人空,为大乘菩萨说法空,破缘觉妄想十二因缘之见,破声闻妄想四谛生灭之见,破菩萨妄想三乘十地之见。其中说五蕴空、十二处空、十八界空,是讲人、法二空;说“无无明……亦无老死尽”的十二因缘空是破缘觉乘;说苦集灭道四谛空就是讲声闻乘空;(以上二乘是小乘)说“无智亦无得”就是讲菩萨乘空(此为大乘)。这样就得出了“一切皆空”的结论。[]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月第138陈嘉珉辑

3.  【佛教认识的最高境界是“无所得”】《心经》中多次提到,如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这里的空性而言,表示事物的性质、属性是空性的。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观念,也是《心经》般若思想的核心要义。然而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是否以认识“一切皆空”为最后的目的呢?其实并非如此。“一切皆空”只是在修行中所应达到的一个较浅层次的认识,有了这种认识,虽可以摆脱对于物质或精神的事物的爱憎取舍所带来的苦恼,使人达到一种自在的精神状态,但其本身仍是一种执着。把“空”看作一种特有的形态、境界,作为追求的目标,就难免陷入新的苦恼。因此,在取得“一切皆空”的认识以后,还应再进一步,即认识世界万有本无“有无之相”,没有任何差别,消除心中的“有无”观念,这样才可以“处有不有,无心于有有之场;居空不空,不在空空之境”。这种超脱有无之外、物我冥通的精神境界,就是涅盘。这时的认识才是真实层面的认识,它可以用“无所得”三个字表示。“无所得”是佛教最高、究竟的认识境界。首先,如果达到人、法两空,可以在精神上摆脱人生烦恼,获得轻松自在,无所牵挂,无诸烦忧。第二,“空”、“无相”本是自然的、实际的,是世界万有的本性,因此,它也被称作“实相”、“真如”、“法性”。人们的认识如果与它相应、相符,就是究竟的般若智慧。人们以直观体悟的方法达到的这种“空无所得”的般若智慧,是与真如实相及“空”相应的。第三,如果进入“空无所得”的认识境界,达到涅盘,那么,此时的认识属于“第一义谛”或“真谛”,是深妙的真理,因此,对上述的一切认识自然也是“空无所得”的。《心经》的这种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得的般若空观,对后来禅宗破除五蕴执着、圆融真空妙有、体证澄明自性、彻见本来面目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般若真空与涅槃妙有,构成了禅宗的两大思想源头。([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40页,陈嘉珉辑)

4.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八个字该怎么念呢?正确的念法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98页,陈嘉珉辑)

5.  这部文辞优美、义理深远,透着人生解脱真理的经典,不论是佛弟子作为读诵、书写的日课,还是一般人当作护佑平安的经咒,自产生以来,就为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98页,陈嘉珉辑)

6.  《心经》是佛学的最高宇宙境界。任何人均可诵读,体验经中的智慧。但读懂《心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从字面上了解《心经》内容的梗概。([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02页,陈嘉珉辑)

7.  “观”,心之觉,以自心照自心为观,以自明化自愚为观,以自心悟真空为观。“自在”,并不是自由自在,或逍遥自在而是自心理体如如不动,不住于法,不住于相,一无所往,自性本空为自在。起心即是妄,自性本来清净,也没有来,也没有去,即是自在。([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28页,陈嘉珉辑)

8.  观自在的“观”字很重要,修心关键在“观”字。此观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观我非空非有、寂寂无念、了了常知的本来觉性,这是修心的总决。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须臾之间,摄念观心,薰成无上大菩提种。”又:“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28页,陈嘉珉辑)

9.  观心法门在初开始时,必先放下一切妄想杂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观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这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奔驰不停,要既不随逐流浪,也不着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无可遣除的。久观纯熟,妄想分别便能逐步歇落,达于空寂。这是慧以资定,《楞严经》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时要继续前进,时时处处从寂定的性体上,起关照妙用,这是定以资慧,久久便能达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华严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28页,陈嘉珉辑)

10.  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关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30页,陈嘉珉辑)

11.  《安心伦》语录——过去佛说一切法,亦毕竟空;未来佛说一切法,亦毕竟空;现在佛说一切法,亦毕竟空([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52页,陈嘉珉辑)

12.  人的真心本来常住不动,只因五蕴积聚心中生出私欲遮蔽真性,才会有种种执著,才会妄执外景为有,才会视所见、所闻、所嗅、所触为真,才会以五蕴为实有。而只有般若智慧才能如同利剑断除诸多迷惑,在缘起性空的立场上把握“空相”。([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52页,陈嘉珉辑)

13.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这里,《心经》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人类观层面,过渡到“诸法实相”的宇宙观,对空性的认识更为宽广。也就是由我们这个身心是如何构成的认知(即物质世界的体悟),扩展到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宇宙层面的认知。([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52页,陈嘉珉辑)

14.  “不增不减”,世人的本来心量,如大海一样宽广博大,含容万物,蕴育万机。但只有圣人才能把本来的心显示出来,不为事事物物所遮掩。从佛的角度看,本有的心量并非修行而有,而是修行而显,所以说心量不会因为觉悟而增加一分,也不会因为迷妄而减去一分。世人似乎心量狭小,但那只是因为五蕴蔽障,六尘牵缠束缚,不能修行关照,所以才会有真心隐没不显。无论世人,无论圣人,佛性本有,真心俱在,人为地增一分或减一分都是不可能的。([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54页,陈嘉珉辑)

15.  生灭垢净增减,都是从生的情见妄分所致,这就是苦厄,所以佛在此教诫,只有了达心性本来是空,一切善恶凡圣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体性原本寂然,所以没有任何分别思量的必要。“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心经》中著名的“六不”,是阐述空性义理最重要的六句话。([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54页,陈嘉珉辑)

16.  海水涨潮,海水不会增加,海水退潮,海水不会减少;所以众生成佛时,佛性不会增加,未成佛时,佛性也不会减少。([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57页,陈嘉珉辑)

17.  六根对六尘,六根空,六尘亦跟着空。若六根取六尘便是生死,若六根回光返照,反流全一,便是涅槃。所以观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是用耳根,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耳根听是非闲言会遭罪,若耳根返闻,远离声尘,会令你成等正觉([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62页,陈嘉珉辑)

18.  所以佛告舍利弗说,六根六尘都是由真空实相上幻化出来的虚妄法,本来并非实有,如果能够了解此理,虽有六根对待诸尘,但仍可以不受诸尘所染。最终能够做到眼见色尘而平等一如,由不起分别而视天界地狱相等;耳闻声尘而不作分别,无论他人是毁是誉,终归不起欣喜心、沮丧心;鼻闻香尘而不作分别,能使厕室化作香殿;舌尝味尘而不拣择甘苦;身感触尘而无意于涩滑软硬,以致能够令刀剑化为天华;意触法尘,而不随逐诸法,由不随虚假打转,心中自定,陶冶涵养,终归显出真心本性。([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62页,陈嘉珉辑)

19.  众生不肯出离生死,皆因留恋自己的六根、六识、六尘,在十八界内打圈,离十八界即无众生,所谓此无故彼无,十八界和合即有众生,故云此有故彼有,众生本来空,若无六根、六尘、六识,何来会有众生,只是众生不肯把十八界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是故处处受生,六道轮回,无有了期。所以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尘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辗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关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于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66页,陈嘉珉辑)

20.  缘觉所修的十二因缘法门,声闻乘所修的四谛道理,二乘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都是空,都是假设,都是譬喻。但这是得了大道之后的返观,是回首下看的结果。若众生尚在修行路上,就宣布说佛说十二部经原本虚拟,那就是说胡话。修行之人,依法修持,一步一趋,待到功夫圆满,机缘成熟,自然真心常住不变,其中既没有丝毫虚妄,也就没有什么解脱无碍,生死惑尽,安乐现前。这就是大乘菩萨亲证后的境界。([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84页,陈嘉珉辑)

21.  “无碍”是佛菩萨的体悟境界。就像一个有成就的人,不会自以为很有成就,一个有钱人,认为钱财属于众人。证得佛果的人,觉得获得果位只不过是个过程与体验,真正达到自在与解脱的时候,就会发现智与得也可以抛开,这就是“无智亦无得”。(对照老子提出的“守雌”。如果一穷二白,谈什么节约美德呢。如果没有地位尊严,谈什么谦虚美德呢,人家都不把你当人看,有什么谦虚可谈。本身没有力量,谈什么“守雌”呢——陈嘉珉)([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86页,陈嘉珉辑)

22.  《心经》中“无智亦无得”这句话已经说明了三种不同层次的般若。这三种般若的差异可通过三兽渡河的譬喻来说明。河代表空性,河的深浅代表不同层次空性般若的体悟,三兽是象、马、兔,分别象征:菩萨乘、缘觉乘与声闻乘等三乘的圣者。渡河的过程中,兔浮水上,马及一半,象至底,这个比喻是用来说明证悟空性义理时,随个人的根器大小,体悟有浅深,就如同象、马、兔渡河,有浅深之别。(声闻乘渡河的方法是四圣谛,如兔子全程浮游,对河的深浅一无所知,成就是能断见惑、思惑,但不能断除习气;缘觉乘渡河的方法是十二因缘,如马渡河,两端踏河底,能知两端岸边的深浅,无法得知河中央的最深处,成果是能断见惑、思惑、习气,但未能净;大乘菩萨渡河的方法是六波罗密多,如象渡河,能踏河底,全程深处都清清楚楚,成就是断见惑、思惑、习气,能净)([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88页,陈嘉珉辑)

23.  因为是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密多,就心无挂碍。若老存有所得心,就走不上般若的道路,要有所得,就有所求了,有所求就有所为,那么都成了有为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不是般若了,所以就必须除尽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处。([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90页,陈嘉珉辑)

24.  时时处处长久地这样观照熏习,到纯熟时就能够对境无心,妄念不起,这是自然的不起,不是强之使无。若离妄念还有什么牵挂障碍。故曰:“心无挂碍。”([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90页,陈嘉珉辑)

25.  菩萨因为远离了烦恼执障,所以心中清净无碍,不怖畏生死,自然没有任何恐怖了。而人类心中的恐怖是因为愚痴所生起的。当心中有我执,便放不下,于是产生挂碍,随之患得患失。未得到的,一心想追求;已得到的,又担心失去,于是整日患得患失,惊恐害怕,无时无刻不在烦恼之中打转。([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94页,陈嘉珉辑)

26.  现在世上修行的人,在追求佛法过程中,因我执、法执而患得患失也是如此。针对初学佛法的人而言,因其烦恼未尽,所以仍有挂碍,也就仍有恐怖,恐怖共有五种,称为“五畏”或“五怖畏”。《佛地经论》说“五畏”是:1)恶名畏:怕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名誉。(2)恶道畏:担心自己死后会堕落三恶道。(3)坏活畏:怕自己活得不如他人,担心生活成问题,因此,布施不敢尽其所有。(4)死畏:对死的畏惧。(5大众威德畏:于大众中感到畏惧。([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94页,陈嘉珉辑)

27.  “颠倒”是指一切不合理的思想和行为,菩萨了悟诸法皆空,不怖畏生死,无有任何恐怖,自然便能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是谬误的认知,包括我执(执著于我)与法执(执著于法)。凡夫因迷于此二执而有四种颠倒:常颠倒、乐颠倒、净颠倒、我颠倒。1)常颠倒无常认为有常。……人生百岁,便把一百年认为是无穷无尽,拼死在那营谋。(2)乐颠倒以苦当作乐。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苦,没有享乐,顶多只有一点点的享乐,如很锋利的刀口上一点儿蜜,舌头一舔,刚尝到甜味的时候,舌头就破了。这是八苦交煎,可是大家不觉悟,乐此不疲,在里头终日忙碌,为衣、食、金钱、恋爱在那战斗、拼命得很苦。(3)净颠倒以不净为净。明明是一些很脏的东西,大家看它很干净,实际都是些很污秽的东西。人就是一层皮好看,揭掉一层皮,恐怕谁都不愿摸一摸,都是些血肉模糊,哪里会干净?哪里会美丽?凡夫就觉得美好清净,这是以不净为净。(4)我颠倒无我认为有我。以无我为我:一切本来无我,哪里找一个我?镜子里看看,当年的我不知哪去了。谁都是一样,一切一切,老朋友一见面都变成头白面皱了,哪个算是我呢?而这个我,是个主宰的意思,而自己焉能主宰,都是业缘牵引,以无我为我。([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96页,陈嘉珉辑)

28.  声闻乘与缘觉乘的二乘圣者虽已克服我执,但仍有法执,所以也有四种颠倒:(1)无常颠倒于涅槃之常而计无常。……(2无乐颠倒于涅槃之乐而计无乐。……(3无我颠倒于涅槃之我而计无我。……(4净颠倒于涅槃之净而计无净。……([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00页,陈嘉珉辑)

29.  究竟涅槃的境界是指一切烦恼都已止息,并能自由自在地穿梭于生死之中救度众生,逐渐迈向最完美的成佛境界。涅槃nirvana)的意思是“灭”、“灭尽”、“寂灭”,也就是灭尽贪、嗔、痴的境界,因为所有的烦恼都已灭尽,所以永不再轮回生死([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04页,陈嘉珉辑)

30.  菩萨依照般若法门修行,关照真实,最终达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尽除。人空则境空,境因心有,境依人而立,人尚不得,何来依人之境?无人之境本来寂寥,荡然无存,仍然是空;从法空一面说,观境自然不见境,境不妨碍妙智,关心也不见心,惑不碍心,心境两空,于是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滞碍,也就不致生出惊恐,没有死的怖畏。既已断尽恶因缘,心便常定不乱,远离七颠八倒、昏烦扰乱和幻妄,得解脱,得通达,证常乐我净,得究竟涅槃。([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04页,陈嘉珉辑)

31.  大般涅槃,梵文mahaparinirvana,意思是大入灭息,或大灭度、大圆寂入等。意指释迦牟尼佛度世已毕,归于圆寂。这样的境界是接近《心经》里所说的究竟涅槃,在慈悲的觉他状态下朝着伟大完美觉知境界前去,最后达成佛陀的安息状态。([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05页,陈嘉珉辑)

32.  “三世诸佛”,“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是指十方一切佛。所以“三世诸佛”统指三世、十方一切佛,是三世佛与十方佛融合的概念([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08页,陈嘉珉辑)

33.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沙门瞿昙恒说三世。云何为三?所谓过去、现在、将来。”又说:“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08页,陈嘉珉辑)

34.  第一,过去庄严劫,因为有千佛出世,让这段期间的世界更为庄严美好,故名之。第二,现在贤劫,又名善劫。第三,未来星宿劫,因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千佛其数多如天上之星宿,故作此名。([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08页,陈嘉珉辑)

35.  “般若波罗蜜多”是成佛的必备条件,只有依靠这到彼岸的大智慧,三界众生才有可能真正出离轮回不已、三界流浪的生命窘困。如果没有这大智慧,众生必于生死大海中头出头没、难有出期。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是明白为何有生死轮回、为何有忧悲苦恼的智慧,如果找到了轮回的因,当然才有可能断轮回的果。而因果律是宇宙的至极真理——虽已是入佛门的基础理论,但也同时是最甚深幽微之佛家真理。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为因果律是最客观的宇宙公约,它绝对是公平无误的——种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如果轮回是因为不明白生命实相而导致轮回不已,那么,只要明白了生命的实相,自然也就止息了轮回。故十方三世诸佛,都是由于彻底明白了生命实相而成为诸佛的。([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10页,陈嘉珉辑)

36.  “阿耨多罗”可译作“无上”,“三藐三菩提”译为“正等正觉”,二者合称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所证的最高无上之果。([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12页,陈嘉珉辑)

37.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是诸佛的解脱境界,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正觉”,就是佛智,或称作“一切种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12页,陈嘉珉辑)

38.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故知”二字,总结前面说的般若功用,引起后面所说的般若利益。就是说,因为般若波罗蜜多能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16页,陈嘉珉辑)

39.  咒就是语真言实,不二之理,密咒为什么称为密,因它的奥义不是众生的思维所能了达。般若也正是这样,“众生之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16页,陈嘉珉辑)

40.  《心经》前面经文是显说,观自在菩萨指出般若即咒,后面经文是咒,是密说,指示咒即般若。所以本经显密圆融不可思议。即有言说又有离言说。可是无言说中,正说般若妙法;有言说中,正含无边密义。所以此咒“正以不翻为妙”。([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16页,陈嘉珉辑)

41.  因为你解释,只是把咒中无量的意思中说出一两个,反而是局限了。你要体会本经,从有说到无说,从显到密,到离开一切思想,离开一切含义,就更殊胜。所以不要解释。因为它的巧妙就是从有说的文字到无说,从可思议到不可思议,从显到密,如果你把它翻出来,通通变成可以理解的东西了,它的密意就消失了。禅宗往往单提一句无意味的话头,也就是离开你现在这些思想、这些道理,叫你体会你的本来面目,你的本性,你本来的妙明真心,密咒同样也是如此。([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16页,陈嘉珉辑)

42.  “大明”赞颂般若波罗密多能破一切黑暗愚痴;“无上”比喻般若波罗蜜多为一切法门之最;“无等等”代表般若波罗蜜多是等同佛陀境界的咒语([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0页,陈嘉珉辑)

43.  涅槃是无等法,非一切可及,而般若如涅槃,所以名为“无等等”(samasamamantra。“无等的意思就是“无与伦比”、“无法与之相等”。这是佛陀的境界,因为没有能与佛陀相等的,所以称“无等”。但可以与佛陀等同的是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无等等咒,代表与“无等”(佛陀境界)相等的咒语。([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0页,陈嘉珉辑)

44.  从古至今人们读经,就是为了离苦得乐。观自在菩萨说通过般若波罗蜜多可以脱离生死苦海,所以般若波罗蜜多不仅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而且“能除一切苦”,达到涅槃的喜乐境界。这是“真实不虚”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空性之中,体悟空性的智慧与存在是一致的,同时般若波罗蜜多可以圆满人类所追求的目标与功德,因此真实不虚。此外,般若波罗蜜多是胜义谛(宇宙究竟真理),在胜义谛的范畴之中,它是无二、无别的。同样地,在世俗谛(世俗中的真理)之中,显现于外的现象与真理之间也是没有分别的,因此代表宇宙最后真理的胜义谛是不虚妄的,“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2页,陈嘉珉辑)

45.  谛代表真理。佛教有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世俗谛是凡夫所认知的真理,胜义谛是圣人所认知的真理。([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3页,陈嘉珉辑)

46.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这一句承前启后。承前,菩萨能行般若波罗蜜多,结果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启后,显示咒语功能神验。般若是显,咒语是密,显与密其功效是一样的。([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4页,陈嘉珉辑)

47.  即说咒曰是咒语的起始语,在此之前是显说般若,下面是密说般若,以咒总结全文。因心地微妙,不可用言语来表达,故以咒表达之。咒是佛菩萨的真言密语,所以一向不翻,如果至心持诵,便能灭罪生福,速成佛道。“即说咒曰”是咒语与经文的分水岭。([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4页,陈嘉珉辑)

48.  咒语内容:揭谛(gate),揭谛(gate),波罗揭谛(paragate),波罗僧揭谛(parasamgate),菩提(bodhi)。结尾语:萨婆诃(svaha([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4页,陈嘉珉辑)

49.  揭谛揭谛意思是“前往、到达”,也有“已完成”之意,所以“揭谛揭谛”可译成“去啊!去啊!”([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6页,陈嘉珉辑)

50.  咒,是密语,不可言说,是诸佛秘密语言。行者如能持诵,自可消灾灭难,增福增慧,又得诸佛菩萨福荫。因为咒语多数是诸鬼神名号,所以行者持念就可得其摄护。([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6页,陈嘉珉辑)

51.  第一个“揭谛”gate)表达规劝与鼓舞,是说在迈向彼岸的准备工作中要先累积资粮,聚集足够资粮方可上路。第二个“揭谛”(gate)的含义是准备进入观空的道路之前,给予修心者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所以,这两个“揭谛”的解释是:前往彼岸这趟旅程的行前准备。([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6页,陈嘉珉辑)

52.  波罗揭谛”(para-gate),可分为“波罗”(para)与“揭谛”(gate。“波罗”(para)的意思是“超越”、“究竟”、“到彼岸”。“波罗揭谛”的隐含义是“走在观见真理的道路上,直接且无任何媒介地证悟空性”。([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28页,陈嘉珉辑)

53.  波罗僧揭谛(parasamgate)是由“波罗”(para)、“僧”(sam)与“揭谛”(gate)这三个词组成的。此句比前一句“波罗揭谛”只多出一个僧(sam),此字的意思是“总”或“普”。因此,“波罗僧揭谛”可意译为“普度自我及他人都到彼岸”。也就是“一起向彼岸去吧!”隐含的解说是:“波罗僧揭谛”是指“在前往彼岸的路上,通过持续禅修,达到甚深熟悉空性的境界”。([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30页,陈嘉珉辑)

54.  文字般若如同船筏(工具),“关照般若”就如同驾驶(划船的动作),而“实相般若”就如同到达的彼岸、终点([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30页,陈嘉珉辑)

55.  密咒不可解说,而解说起来,实与教义一致:如“揭谛”是去义,“波罗”是到彼岸义,“僧”是众义,“菩提”是觉义,“萨婆诃”是速疾成就义。综合起来,即是:揭谛揭谛——去、去。波罗揭谛——到彼岸去。波罗僧揭谛——大众到彼岸去。菩提萨婆诃——速疾成就证菩提。([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32页,陈嘉珉辑)

56.  在佛经中,“萨婆诃”则有“结语祝福词”与“安住得不退转”的双重含义,意味依此心咒,速疾得成大觉。只要默诵此密咒,就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超凡入圣,所以此咒即般若,而般若即此咒。([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32页,陈嘉珉辑)

57.  无常依其变化的速度,分为“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我人的心念,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因此《宝雨经》形容“心念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唐]玄装法师原译、吉布编著《图解心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54页,陈嘉珉辑)

58.  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一切咒王,最尊最胜、最上最妙,能伏一切,不为一切之所降伏。何以故?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除一切恶不善法,能摄一切殊胜善法。”(《大般若经》第二分功德品第三十二)对应《心经》:“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出一切苦,真实不虚。”

 

图解心经:260字破解人生真相

作者:玄奘法师 原译,吉布 编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赵渤
  • 个人名片 徐政龙
  • 个人名片 陈嘉珉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