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单恋》一场对自己放肆的宠爱

书评人:刘志彬 2015-05-04 12:30 赞[0] 收藏

   作为一个爱看闲书的学渣,我在大学时代差不多看过东野圭吾全盛时期的大部分作品,我认为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侦探小说家,而更像是一个社会学家甚至说哲学家,他会用一个精彩到荒诞的故事勾起你对某个人性问题的思考,像是一颗石子丢进心里,引起的波澜经久不息,直达心底——《嫌疑人x的献身》关于爱的粉身碎骨;《恶意》关于恨的万劫不复;关于校园暴力的《放学后》;关于歧视和反歧视的《信》;关于儿童谋杀的《湖边凶杀案》;关于灵肉伦理道德的《秘密》,关于性别认知障碍的《单恋》,至于最有名的《白夜行》,我始终觉得是本三观不正的神经病书……  

  我爱东野圭吾的三观不正,但是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我最爱《单恋》所蕴含的正能量和三观不正。  

  这本书简单地说就是讲了一个属于性别认知障碍这个性少数人群的故事。用三俗八卦知音体来描述,就是一个女儿身男儿心的女人想要以男人的身份生活,不惜杀人违法的励志故事,以及她以男人的身份爱上了大学时代同社团的女经理,渴望以理想中男人的形象去爱,不惜和女经理的男票上床的真爱故事。 

  那时年少爱励志、爱真爱、爱不顾一切的冲劲和勇气,看到如此变态极端地代表着爱与坚强的故事,直戳G点,感动到不行。《单恋》成为我最为推崇的东野圭吾作品,每次推荐给别却恨我表达能力不好,每每有一种因为我的无能耽误了人家的愧疚。  

  关于这本小说为什么叫《单恋》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就像小时候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青蛇》叫青蛇,不叫白蛇?  

  在这个故事里感情线只是线索之一,算不得最重要,为什么题目取的这么文艺?一度以为是翻译出现了问题,直到最近准备写书评,重新翻开了这本书,才隐约有了一丝了然。  

  时隔3年重新读这本书,看着这些努力以自己渴望的性别角色生存的人,通过手术、药物、自残等手段订正造物者的错误,用互换户口本这种违法方法获取新的身份,在感情世界里演着自编自导的独角戏,无端的充满了一种莫名的疼惜。  

  不仅仅是那些对生理性别不认同的人,还有那些看似普通的角色都代表着不同的执着——执着于成为知名记者的早田,执着于成为优秀摄影师的高仓,执着于镜中倒影的中韦,努力隐瞒自己眼疾的西协……  

  还有感情上始终出现的单恋——在这个故事里,有太多他爱她她爱他她爱他她爱她的单恋——单恋不同于暗恋,后者是一种不见天日的情愫,而前者是一种单方面的偏执。他们站在梅比乌斯环的某一个位置上,却渴望着到达彼端,反而将自己至于一个疲于奔命的状态。  

  无端的想要叹一句,为之奈何?  

  看着看着,才发现所谓的单恋,不过是一场对自己放肆的宠爱,所谓以自己内心的性别身份来生活,其实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一意孤行,但是为了从中获得自我的满足,他们放肆的走上了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保持现有的身体和身份,就不能或得想要的生活了吗?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相川和末永的选择——不顾别人对性别的理解,依照自己心意生活是更加明智的选择,只不过,从戏剧冲突的角度来看,我更感动于日浦们的单恋。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改变自己的意志和为了满足的意志而扭曲自己的意志,其实始终殊途同归,但是后者比前者惨烈而显得矜贵。比比看,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故事和为了追求自由而就是不结婚的故事,显然后者更有故事性,虽然前者或许更为悲剧。但在心态上,前者是被世俗眼光所禁锢,而后者是作茧自缚,谈不上哪个比哪个更高明,但是显然,前者得到的是来自他人的审视,而后者得到的是属于自己的宠爱。 

  好在最后,有着50%男性心理和50%女性心理的日浦,靠着中韦遗留的身份,同时扮演女性和男性的角色,自己宠爱着自己,也算是种告慰。

东野圭吾:单恋(东野圭吾粉丝站“四大名作”:写尽都市边缘人的悲凉挣扎!)

作者:〔日〕东野圭吾 著,赵峻 译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