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自己吗?”我常这样问身边的朋友,有不少人不知如何回答,甚至会感到不好意思,好像爱自己是一件自私又不道德的事情。我想,这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我们被教育要爱祖国、爱人民、学习“融四岁,能让梨”等爱他人的故事,而没有被教育要爱自己。
每个人的基础是不同的。那些从小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与爱、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大多懂得如何去爱自己。而从小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足够的爱的孩子,长大后必须经过很多努力,才能意识到应该如何爱自己,他们的自爱之路走得比较艰辛。
我知道,这是很多女性都会面临的问题,她们要么努力讨好对方,希望对方继续爱自己,要么常常做 一些自毁幸福的事情,不断考验他人对自己的爱,因为她们内心的源代码是“我不值得拥有幸福”。最后,爱她的人离她而去。
许多人希望他人的爱能填补自爱的空缺,这是一个天真而又不切实际的愿望。当一个人不爱自己时,别人给他再多的爱也无法帮助他真正确认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被爱的,是值得拥有幸福的,同样,只有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爱自己,除了改变内心的信念,将“我不值得拥有”、“我没有资格”、“我不配”等内心信念变成“我值得拥有”外,还包含更多的内容,比如,认识和了解自己、照顾好自己、保护自己的私人领地、接纳自己、取悦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自我体现在我们对待自己的种种态度里。概括地讲,就是做自己的“好父母”,像“好父母”一样肯定自己、满足自己、爱自己。
我欣赏那种舍得送给自己礼物的女人,她们花自己挣来的钱,给自己买鲜花,送自己钻石戒指,给自己买高品质的物品,带自己去国外旅行......就像我朋友的妈妈一样独立自主、懂得满足自己,爱自己。这样的人觉得自己值得拥有这些美好的事物,在享受它们的过程中,自信、自爱与自尊也进一步提升,活得更加积极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
其实,自爱与自私是完全不同的,自私向外求,希望从外界获取些什么让自己而使自己幸福,所以自私的人不停地索取;自爱则是向内求,把目光投向自己,主动斟满自己的杯子,自己让自己幸福快乐,然后杯满自溢,将满满的爱和快乐分享给周围的人。
伍尔夫鼓励女性为自己挣钱,为自己想过的生活努力。她强调女性要尊重男女差异,发挥出女性的最大优势。她要求女性与现实连接,争取去过一种更有生气和活力的生活,她希望女性不必成为别人,而只是成为她自己。
美丽与否与年龄无关,重要的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里包含着爱:爱生活、爱自己、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悦纳自己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按自己的心意而活。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要因为他人的目光而挑剔自己、为难自己、委屈自己。把取悦自己放在取悦他人之前,不要为了取悦他人去做使自己特别痛苦的事情。
就像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人的天性是逃避自由,人们在更自由的时候回变得焦虑和无所适从,会甘心交出自己的自由。自由需要勇气,自由通过个人能凭借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这一形式呈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简言之,自由选择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勇气为选择负责。
一个人如果生活混乱,晨昏颠倒,工作不稳定,家里的小环境弄得脏乱差,就很难有安全感,只会感觉焦虑和烦躁。相反,一个人如果有好的习惯,将生活的很多方面处理得井井有条,那他不仅会建立自己生活的秩序感,也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一定会干成大事。
她们不会撒娇,不会示弱,过分独立,在与恋爱对象相处时,总给人一种强势的“我不需要你”和极力证明自己的感觉。如果有人帮助她,她就浑身不自在。我一直以来就是这种女生,也看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女生。不懂示弱、过分独立阻碍了她们去健康地依赖他人,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也使得她们的内心日益孤独和悲伤。
示弱是现代人普遍缺乏的能力,学会示弱是一项困难又值得认真学习的任务,如同我们学习爱一样困难又重要。
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尽管害怕,还是愿意尝试。
坚强独立和示弱依赖不是矛盾对立的,坚强独立并不代表完全不依赖他人。一个成熟的人是灵动的,他有时候坚强独立,有时候也允许自己示弱依赖。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都处在人际关系中,彼此独立又依赖才能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
人的一生有两种重要能力需要学习,一种是独立自主的能力,一种是依赖他人的能力。你会不会示弱,会不会健康地依赖他人,其实表明的是你内心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示弱、撒娇、依赖他人时一种勇气,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柔软。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安全感,就会将自己柔软的部分展现给别人。他就会相信别人,相信自己,能够共情别人,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也能够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从而很好地与人建立起有意义的爱的联结,让自己的内心充满活力,不再孤独无助。
失恋了就去哀伤,怀念,发泄自己的痛苦,给自己恢复的时间,不要强迫自己去忘记。当你不再去想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忘记他时,就忘记他了,你也走出了失恋的忧伤。压抑自己反而不容易让自己好好地跟过去告别,唯有真切地感受悲伤,才能治愈悲伤。
觉察往往是改变的开始。有觉察的自哀自恋是一种清醒的痛苦,这种清醒的痛苦非常有价值,它让你看到痛苦是怎么来的,要怎么走,痛苦的深浅、浓度如何。看清这一切后,你的智慧就从这清醒的痛苦中生发。
自卑的人如果去做心理咨询,咨询师往往会建议他从小事做起,不断累积“成功”,体验掌控的感觉。成功经验的累积会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在本质上是一种掌控感。同样,抛开自怜也可以用此方法。自怜产生时,不要沉溺于自怜的情绪中,给自己制定几个小目标,哪怕再小,比如看十几页书,洗干净水槽中的脏盘子,散步半小时等,然后去做。在完成这些事情的过程中,自怜感就会消失,你就会渐渐生出一种掌控感,感受到内在的愉悦和充实。
都说很多人的梦想和计划受挫,只是由两个小问题导致的: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不仅能增强你的自我控制感,还能促使你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果那些梦想、愿望无法被满足与实现,你心底的海底火山就一直存在,它提醒着你,成了你生活中的紧箍咒。也许它会一直在那里存在着、沉睡着,更有可能的是,也许有一天它将爆发,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也许你也有未被满足的心愿、未完成的梦想,这是一股潜藏在你内心的巨大能量,像一座活火山,如何让这股能量发挥积极正向的作用?如果可以,请为自己努力吧,像张曼玉那样喊出来:我会努力的。每个人都应该为之的梦想买单,既不要把梦想强加在孩子或伴侣身上,也不要强加在其他人身上。更重要的是,你不要被他人的梦想所绑架,要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描绘属于自己的梦想。如果无法为梦想努力,那就为失落的梦想哀伤,真正地为逝去的、无法重新来过生命悲恸,然后放下这份苦执,就像布兰妮为失去的快乐童年哀伤,然后做更真实的自己,继续前行。要么为梦努力,去争取去实现;要么为梦哀伤,去悲恸去放下。千万不要有梦却压抑着,什么都不做。
希望我们50岁的时候,还能有梦骑士的精神,去唱摇滚乐,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去骑摩托车周游世界。
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你是从同一个账户提取意志力用于不同任务的。一旦你在A事情上消耗了太多意志力,你在B事情上就会力不从心,难以自控。
做一件事一旦成为习惯,对意志力的消耗就会比较少。如果我养成跑步的习惯,那么,当我跑步时,意志力的消耗就会少很多。
好身材的背后极可能是他(她)十几年如一日地控制饮食,按时运动,遵守作息规律。这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
什么叫短信品格好?就是收到短信后能及时回复对方“收到”、“好的”、“谢谢”。相比于那些收到短信后半天不吭声,也不知道他看没看到的人,我更喜欢这些短信品格好的人。
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很多人一直以为自己与他人拼的是吃苦,是天赋,什么刻苦奋斗,什么拼命学霸,其实,拼的只是一点点认真、一点点细节,连勤奋都谈不上。在你的周围,懒汉实在太多,你只要做到基本的勤劳,就可以致富。在你的世界里,大多人都是盲人,你只要有一只眼睛,就有资格称王。
简单来说,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敬业一点,守好自己的本分,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连最基本的努力都没有做到,就用那些虚化的平等、华丽的梦想、社会不公、自己没有天赋等理由为自己不能成功找借口。
人是通过细节和小事展现自己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大多体现在一些细节和简单的小事情上。所有干大事的能力都是从做小事中生发出来的。有时成功并没有那么难,做好别人没做到或忽视的小事,你就赢了。
不要看不起小事情,生活本就是一件件小事的集合,坚持做好每件小事,你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人生。如果再进一步,除了做好自己的本分,你还能将每件小事做到极致。
事实上,做一些你不擅长的事情反而更为有趣,因为通过做这样的事情,你可以拓展你自己,并从中学习。有成长心态的人不仅仅追求挑战,他们还以此充实和提升自己。失败可能会让你伤心和失望,但是成败并不决定一个人本身的好坏。实际上,失败是一个让你加倍努力的理由,而不是一个让你退缩、放弃和拖延的理由。
不管你写得如何,当你写作的时候,你享受了写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真真正正属于你的,而不属于其他任何人。对你来说,完成似乎比完美更重要。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写作的原因,我不会去跟别人比较文章写得有多好,我就是喜欢写作这个过程,当我写作的时候,我感到快乐。
做事情时,把你的关注点放在过程中上,以过程为导向,积极关注自己在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学到的东西、获得的成长,并且去挖掘自己在过程中得到的乐趣。记得不要和别人比较,而要与自己比较,看看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今年的自己与去年的自己相比是否进步了。重要的是你在做事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什么让你感到兴奋,你得到了哪些提升。结果只是背景而已,能力也不再是固定的东西,它是可以变化和发展的。当你在过程中得到很多乐趣和快乐时,你会觉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结果,过程充满了意义和价值。
“我做的事情失败了”并不等于“我这个人失败了”。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因为大多数人常常将“我做的事”和“我”等同起来。如果我们改变面对失败的心态,从“固定心态”更新为“成长心态”,把每一次失败都当成一次成长的契机,当成充实和提升自我的手段,丰富和扩展我们的人生,那我们就不会如此害怕失败了。
“立即行动,先开始再说”,这一点对所有拖延症患者都适用,尤其适合那类万事俱备才开始做事情的完美主义者。什么事情,拖得你心烦又痛苦,就立即行动,先开始再说。有人问我何时开始写作或者何时开始跑步,我往往回答:现在。
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ie.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
不要再喊什么艰苦奋斗,什么努力拼搏,什么要干一番大事了,你只要多一点本分、多一点靠谱、多一点坚持,你就超越了大多数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连这些都做不到。他们往往不仅没有做好自己应该应分的事情,还抱怨连连,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努力付出却得到最少的人。
与他人合作的时候,要注重自己的信用,遵守彼此的约定,每一次拖延和打破承诺都是在降低别人对你的信任,这是对自己的严重伤害。如果你是一个长期守信的人,你自己就是人生的转运牌,你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靠近你,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好运和金钱。
一个人如果天天抱怨,不做出改变,就会从年轻的loser变为年老的loser,到那时,他就再也没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这些态度和行为往往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在职场中,年轻人有没有才华不是最重要的,有正向积极的心态、谦虚踏实的工作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再加上做事细心严谨,个性开朗大方,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容易与人相处,那就更好了。相比于才华、天赋,这些才是可贵的品质与能力。
法朗士有这样一句格言:“人类没有去爱他已拥有之物的习惯。”
自由往往意味着不安与孤独,意味着要更多地触及“我是谁?”“我要怎么生活?”“我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等难以回答又拷问灵魂的问题。我的心理老师说,真正能享受自由的人,是那些有着强大而又孤独的灵魂的人。
做事情不要直接奔着钱去,要奔着喜欢去。如果你直接奔着钱去,钱反而会远离你。只要你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钱就会慢慢地靠近你。
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你就会坚持下来,金钱也会慢慢靠近你。做你不喜欢的事情,即便你拼命努力坚持,恐怕也长久不了。
身体健康,少看病吃药,也是用另一种方式在赚钱。
画不要太满,生活也是如此,人际关系要亲密,要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但也要给彼此空间,要学会独处。工作要自律努力,但也不要太忙碌,偶尔贪玩,偶尔和朋友放纵玩闹也很好。爱自己,过张弛有度的生活。
一旦解决了“要不要做”这个问题,就进入了“怎么做”的阶段。都说做决定是最难的,一旦做了决定,后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我们的内心要保持怎样的柔软才能一如既往地爱惜对方?
我们要心甘情愿地为对方煮多少碗面,才能换来地老天荒?
我们要努力坚持这平淡的温柔多久,才能超越琐碎生活、岁月磨难?
你不要失望,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
不是换了伴侣、换了专业、换了工作才叫改变。我以为,真正的改变是从心开始的,你用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不管是面对伴侣还是一份工作,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时间久了,你都会因为过分熟悉而对其产生审美疲劳,心生厌倦,甚至厌恶,古人所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意思。有的人甚至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自己当初不是选择错误就是没得选择,往往会有”这不是我要的生活“的错觉,开始质疑并否定自己所有的过往。
这时候,一部分人会重新选择,他们忙着道别,忙着分手,忙着换工作,换房子,换伴侣,以为换掉这些,一切都会好起来。一部分人想逃走,彻底地抛开这些,逃得远远的。一旦逃走,他们又发现了它的好处,生出无限的后悔与留恋。还有一部分人选择按下生活的暂停键,做一场白日梦,开始一次旅行,给自己一次机会看清自己真正在乎的生活。他们清楚地看到,一切都是自己当初的选择,都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重新来过,自己还是会做出和当初一样的选择。
“我离开你一阵,是为了爱你更久一些。”“暂时的别离,是为了走得更远。”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永远逃走,而是暂时逃离。生活并不需要时时在别处,只需要偶尔在别处。
一般来讲,我们的痛苦在于不认识自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个人一旦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并清楚如何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他的烦恼就会少很多,他就会过得更加幸福快乐。在婚恋方面也是如此,我们的很多困扰都来自对自己的不了解。我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人,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想要的。所以,在做选择时,我们便会陷入像毛驴一样的困境。
这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在当时,这就是最好的。(THIS IS NOT THE BEST, BUT THIS IS THE BEST AVAILABLE).世上没有完美的男人,也没有所谓的完美选择,你要相信:你所做的选择就是那时那刻你想要的最好的选择。
肯定的言辞包含对伴侣的欣赏、赞美和感激。它拥有惊人的力量,会让你和伴侣的关系更加亲密,伴侣的优秀表现也会越来越多。
幸福生活需要什么能力?我想,除了学会感恩,恐怕最重要的是你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达成内心的每一个愿望,无论这个愿望的大小如何,哪怕是在深夜里给饥饿的自己下一碗面这样微小的心愿。当你不再选择凑合,也不再将愿望被满足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时;当你从被动等待他人的施与变成主动选择自己来满足自己,爱自己,完全依靠自己的行动去满足心中的愿望时,你就会生出幸福的感觉。而且这种幸福不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而是能长久持续下去的,因为它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长在身体里的能力。
如果你渴望有人给你钱花,那你就要先学会自己挣钱给自己花;如果你渴望被人爱,那你就要先学会爱自己;如果你渴望别人给你幸福,那你就要先学会自己给自己幸福。迈向幸福的第一步永远是你自己的努力与行动。按照存在主义的说法,就是你必须完全承担起自己的全部责任,完全放弃有人可以拯救你的这一念头。当你通过自己的行动不断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的生活愿望时,你就会看到自己的力量与能力,生出一股自信来,看到“我”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并不是软弱无力的,而是充满了能量与张力,这种力量让你能迸发出生活的热情与创意。
其实,让自己执着于过去,在执着中痛苦着,在他人眼中活成一个痴情人的样子,岂不是对自己更大的惩罚和伤害?
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和抗压能力要经常做三件事:独处、爱以及做一些无用的事情。
亲密关系是具有治愈作用的。无论是父母、恋人给予的爱还是好友给予的爱,都会让一个人活得更健康,同时生出一股自信来,即便遇到挫折,也不会逃避,不会害怕。那种“反正有人爱我“的感觉能让一个人敢于活出真实的自我,发挥出内在的潜能,安心、自由地去探索外部的世界。
周国平书,独处是一种能力。”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待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就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他对此的解释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时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每一位年轻的母亲都要谨记:在一个家庭中,亲子关系很重要,但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重要。你只有跟伴侣搞好关系,孩子才能知道如何成长、如何去爱人、如何去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养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他独立和自由,而不是让他一辈子做男孩。
要不要继续自己的爱情,选择和怎样的人一起生活,按照什么标准选择对象,你都要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做决定,不要把决定权交给父母,交给朋友,交给不安与后悔,也不要把决定权交给我这个陌生人,只能交给你自己。
人的成长是一个选择做”我“自己的过程。只有这个选择时我做的,是遵从我的喜好、我的标准、我的感受、我的利益,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做出的,是我跟随自己的内心和热情做出的,这个选择对我才有意义,我才不会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感到后悔。
做任何一个选择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一个人做决定,没有百分百不出错的时候。不做决定虽然百分之百正确,但也是百分之百不幸,因为他丧失了本属于他的自由。只有那些拥有自由意志、敢于做决定的人才配拥有幸福。
心明教育:专注新教育成长,传播新财富思维,致力于身心灵和财富自由
免费订阅:识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