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色戒》的真义:精英阶层不愿象王佳芝那样被民族主义绑架而走向不归路!

书评人:李多 2008-01-02 15:05 赞[0] 收藏
  《色戒》的真义:精英阶层不愿象王佳芝那样被民族主义绑架而走向不归路!《色戒》的真义:精英阶层不愿象王佳芝那样被民族主义绑架而走向不归路!

  《色戒》受到主流的吹捧就在于它击中了主流的心结:对民族主义的怨恨。因为民族主义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而他们害怕自己象王佳芝那样因为承担这个责任而走向不归路!王佳芝正是他们对此种悲剧前景的某种自身想像。在他们看来酿成这种悲剧的显然是那种轻率盲目的民族主义激情,《色戒》唤起了一种控诉:民族主义激情将人们引向灾难!

  整个《色戒》表现的就是一群学生如何被轻率的民族主义激情牵引而走向不归路,走向灾难!在整个过程中人性如何被扭曲、被摧残,最后得到一个凄惨的下场!这就使整个刺杀行动成为一场闹剧,最后刺杀的目标已经在王佳芝心中迷茫,失去意义,整个的战争背景也远去了模糊了,所以王佳芝无论是否继续贯彻刺杀计划,刺杀的意义都已经被抹去,放弃刺杀只是更好地表达这个意思而已。

  电影绝对不是在颂扬什么人性的美好,绝对不是表达王佳芝和易先生之间的什么伟大爱情,而是渲染政治对人性的摧残,易先生也被描述为一个被政治剿灭了人性的人,甚至是一头冷酷的野兽,它对王佳芝的压迫正象征着政治对个人的可怕压迫,当易先生最后在钻石柜台前对王佳芝流露出一点点人性的时候,王佳芝施舍了一点对人性的怜悯。“色”不是在表达人性,而是在表达兽性,是反衬一种对人性的怜悯,人性只是一场兽性盛宴之余的残渣,就是这点残渣为观众唱响了政治的民族主义的悲哀挽歌!

  但电影绝对不颂扬侵略者,绝不颂扬易先生(汉奸),而是把政治的对立的双方都等量齐观为对人性的残酷剿灭者,当然也都是被剿灭者,都是恐怖者,于是民族主义被拉平到与帝国主义同等的恐怖水平,甚至还多了一层轻率、可笑和不自量力!甚至最坚定的学生领袖邝裕民最后也表露了这一点,他在最后一次送王佳芝去执行任务时迫不及待地吻她,他在表达一种歉意,更是一种悔恨,最后赴死时两人对视的眼神,正是悔恨的最好表达!这正反过来表达了这一点:承担民族主义的责任将是何等恐怖的一条不归路,而且毫无价值!

  易先生绝对不是主角,而是一个配角,是平衡者,是掩饰者,掩饰什么?他的失落感受正掩饰了电影的真正主题:是民族主义铸成了王佳芝和邝裕民等人的可怕悲剧!这个主题不宜明目张胆地表达,只能“艺术”地表达。同样,易先生又是一个被平衡者,他的罪恶被民族主义的恐怖主义行为所平衡了!经过这种艺术的纵横捭阖,最后,造成主人公的悲剧的责任不会落在日本侵略者和易先生身上,只能落在民族主义身上!虽然这一点同样不宜直白地表达,但是电影会传递这样一种感受。

  民族主义正是电影所指向的真正的灾难的根源,它挑逗了一群幼稚、天真又盲目的青年不自量力地投入了政治这架人性绞肉机!除了邝裕民之外,观众无法感受到王佳芝和他学生对侵略者及帮凶的真实的仇恨,好像是一群“不相干”的青年因为听信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蛊惑而盲目地加入反日行动,于是民族主义没有任何真实的感情基础,也没有人性的基础,就只是意识形态,这就使它具备了对人性的摧残功能。真正的主角是王佳芝和邝裕民,他们之间存在真挚的感情和人性的温存,民族主义的罪恶最直接表现在对他们美好人性的毁灭上。只有邝裕民的反日行动是有真实感情基础的,也只是因为他的哥哥在抗战中阵亡了,再没有别的交待;王佳芝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邝裕民对她的感情牵引。其他同学只是一种盲从性的轻率跟从,似乎本来可以是“不相干”的。随后大伙是被事态绑架,不得不一步步走到底,所以,最后在刑场上才表现得那么失魂落魄、悲悲切切、悔恨交加。这几个同学代表着一个广泛的群体,他们原本可以置身事外,却被卷入了灾难,无辜受难。更广泛的群体是日占区大街上的人群,他们代表群众,他们真的是置身事外,安然地过自己的生活,没有对侵略者的仇恨,也没有对爱国者的同情,一切斗争似乎都是侵略者及帮凶和爱国者两帮人之间的恐怖行动,大街上的人完全与此不相干,也完全没有必要相干。当刺杀易先生的行动最后败露而导致交通封锁时,一个中年妇女只喃喃着说,“我还要回去烧饭呢”!电影正在表达:民族主义感情根本就没有任何群众基础!所以,爱国者与侵略者及帮凶都同样那么异化,双方是同一幅丑陋德性!但电影的真正功劳当然在于表现爱国的丑陋!侵略者的丑陋只是必要的陪葬品!并且更为可怕的结论是,好像侵略者的丑陋都是爱国者逼出来的!电影就是在暗示:易先生的凶残都是爱国特务们逼出来的,而原本易先生是很有人性的!

  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就是要通过一种不可言喻的表达方式将一种感情和感受灌输给你,这种感受不一定是逻辑理论能够说得通的,却是能够通过艺术植入你的心里的。《色戒》就是要完成一个特殊任务,这个任务是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它已经很难通过明白的理论灌输给人们,因为它在理论上和逻辑上已经错漏百出,所以要用一种不言而喻的方式直接影响人们的内心感受。因为,感受总是说不清道不明、潜移默化,艺术家对广泛的人们的盲从抱有莫大的期望,即使它要表达的正是一种告诫:不要“盲从”民族主义!它向人们发出了一种恐吓:民族主义是危险的,不要加入!

  但最适合领受这种恐吓的却正是精英阶层自己,包括艺术家自己!不需要刻意丑化民族主义,他们本身就不能真正理解民族主义,本身就怀着一种恐惧!他们绝对想像不出来为什么要偏离舒适的个人生活而加入一种自己无法理解的恐怖事业!包括风花雪月的桃色浪漫都要被它扭曲为血腥的肉搏!《色戒》真正要戒的绝对不是单纯的色,而是作为政治手段的色,从而是作为政治的民族主义!那么《色戒》的真义就是:精英们要彻底“戒”掉民族主义政治意识,摆脱掉民族责任!王佳芝在最后关头用实际行动作出了他们心目中的选择!对王佳芝来说这种选择太迟了,对他们来说则要尽早!

  王佳芝的原型是我的同乡――郑苹如,那却是一个真正的烈士,《色戒》的作者是张爱玲,一个真正的汉奸婆娘,却正是众多精英的知心人。精英们没有烈士的勇气,却怜悯起美女的受难,没有烈士的勇气甚至就无法拥有对侵略者的仇恨,而只剩恐惧!《色戒》让人感受到一丝恐惧的颤抖,那是精英对强大的侵略者的恐惧,更是对反抗者的悲惨结局的恐惧,这的确是真实而真诚的胆寒!乘着这种胆寒的感受,他们只能走向归顺和投降!没有什么能够比一个汉奸婆娘的这篇扭曲烈士并为之哀怜的《色戒》更适合表达这个主题了!

  《色戒》告诉精英阶层三句话:戒掉民族主义,走向投降主义,还色以本色!

  本文来源『兴华论坛』http://bbs.1911.cn

  

《色·戒》的世界 - 当当网

作者:郑培凯 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