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从区域特产到区域特色经济 ——读娄向鹏新作《品牌农业2大特产》

书评人:魏延安 2017-07-13 13:28 赞[0] 收藏

  一如作者所言,特产是潜力巨大的宝库,而一些有特产却没有做起来的地方,就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其背后的逻辑是,已经富足的中国人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饮食,《舌尖上的中国》能够火爆,吃货们能够成群结队,千里奔袭只为一口特色的美食故事,充分说明人们的味蕾需要新奇的刺激,需要乡愁的记忆,需要儿时的味道。那些养在深闺人未知的特产,一旦被推到吃货时代的中心舞台,前途不可限量。

  但并不是所有的特产都有市场,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结局往往是老死厩中,不管风云变化我自岿然不动的结局也是逐渐被人们遗忘。特产要走出去,还要做大,必须与时俱进,做出适应时代的改变,这就是作者所讲的“四化”:口味普适化、形态快消化、传播时尚化和价值健康化。其一般的路线图可以概括为:起家于区域特色,做大于域外市场,口味应适当调和,特点能获得认可。

  而实现“四化”,加工尤其重要。唯有如此,才能打破地域性、季节性、鲜活性对农产品的限制,从第一产业走向第二产业,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在此基础上还应逐步延伸到第三产业,开发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关联产业。比如四川仁寿的枇杷,与京东合作火了一把之后,及时把枇杷露推向前台,鲜枇杷5月就没有了,而罐装的枇杷露却一年四季都有。更重要的是,鲜枇杷是农民增收,而枇杷露则就业与税收也有了。

  在走向市场的路上,特色产品的适度改变还是不够的,需要品牌的一揽子工程,从打品牌开始,到品牌的包装、设计、推广、传播,再到对传统渠道的改造,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新兴产销对接模式的应用,一直到新近流行的消费者与生产者联盟和社群经济,也包括CSA、定制、众筹、预售等新业态。要完成这些任务,光靠政府是不够的,单靠企业也是不行的,普通的农户、合作社更是不可能。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依靠龙头企业,按一定的市场机制与农户、合作社紧密合作,才能打开局面。单靠企业,有市场品牌而缺乏地域特色品牌的支撑,独木难支;单靠政府,有地域公共品牌而缺乏市场品牌,最终鱼龙混杂,李鬼比李逵还猖獗。所以,最终要将品牌农业从一项公共事业转化为一种市场行为,这样才能长久。在这一点上,我与作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关于地域品牌的市场化,新西兰猕猴桃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没有交由佳沛公司统一运营品牌以前,当地的农民同样是生产标准不一,互相竞争,市场混乱,市占率一落千丈,濒临退出市场困境。后来政府与果农协会统一将品牌运营交由佳沛公司运营,完成了产业整合与品牌定位,并研发了黄金果这一独特的品种,随后在世界一步步打开市场。今天对于大多数的地方特产而言,问题不在于没有企业去做,而是做的企业太多了,自相竞争,自乱阵脚,亟待整合。能否培养出像样的龙头企业,引领特产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当然,特产始于产品,最终却要走向经济。只要一个地方能够把特产做起来,不仅带来的是名气,更有实实在在的经济账,可谓兴一个产业,带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比如说极端的案例,春天去西湖的人,一定会问及龙井的,于是在西湖周边形成了茶叶经济。而在一般的情况下,旅游的人也喜欢网上查查有什么特产,品尝之后再带些回去。也有顺着旅游不断扩张出去的,像桂林米粉、四川火锅到处都是,那也是与外地粉丝的努力传播与支持分不开的。诸如此类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更多的特产被开发后,特产经济也会发展起来。当一个特产的经济规模占到区域经济总量的5%以上时,特产经济已经形成了。但具体会是哪个地方会形成新的特产经济,却像必然中的偶然一样,要考验地方政府的眼光,还要看能不能杀出领军式的企业家来。

  (二〇一七年六月十三日)

品牌农业2大特产:让地方特产卖遍全国

作者:娄向鹏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