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闲闲书话』读《读史阅世六十年》

书评人:李多 2008-01-27 10:53 赞[0] 收藏
闲闲书话』读《读史阅世六十年》

  作者:verveine 提交日期:2006-8-31 11:57:00  

  一
  何炳棣有才,第六届留美考试第一名,相当于古时科举制度中的状元。我私下以为他一文胜别人一书,如何氏论胡适一文胜于《胡适杂忆》;何氏在哥大的博士答辩论中论边沁一题胜于我本科经济学教科书中有关边沁种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此书帮助了解中国近百年史,家族史,清华史,联大史,芝大史,明清史,英史,清华赴美留学考试详情,早年国人学英语之精,何氏的跨学科研究。
  
  何氏行文生动,准确,可读性强。小子登天的成功励志经历,史家描述人生奇遇,似武侠演义般的惊心动魄。我从没见过写冯友兰,陈寅格,胡适,雷海宗,梅贻琦如此生动。何氏如其自谦的,行文是“质胜于文”,但用词犀利准确,毫不留情。全书知识性趣味性并重,似应为我国大学和研究生的必读书目。作为回忆,最难得的是一个诚字。类似的诚恳,我只有在《达利自传》中公证人老达利对小达利分析前途时见过。
  
  二
  何炳棣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的意志磨练时讲了两件事儿。一是1934年在清华时的“自我诅咒”:在清华读书期间如果进城去听一次京戏,留美或留英考试就必名落孙山。他明知不是每个周末都能有效地吸收新知,有时会白白耗费于青春的烦恼,明知预设自咒是“傻瓜”,却自语,傻瓜就傻瓜吧!二是何氏回溯这种“傻瓜”的根苗到13,14岁的农历除夕。全家包括用人照例去东天仙剧院包厢看戏,只有厨子留在家中包素饺子以备次日元旦食用。他平时极喜欢的戏,那天却忽然冲动决定不去了。开了庭院所有电灯,戴上皮帽,围上围巾,踱来踱去,几十遍地朗诵尚未全懂的林肯Gettysberg演说。这除夕莫名其妙的怪癖和清华傻瓜式的意志磨练是何氏青少年挣扎成长期间两个终身难忘的里程碑。
  
  我读到这里不禁想,少年时候的傻气再傻也不算什么,再傻也是真诚的。何氏13,14岁能朗诵林肯Gettysberg演说。在清华本科的假期中自习吉朋原文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著名段落都可背诵。何氏提到在本科时许多同学英文十分强。无怪停招研究生的贺卫方说:“中国30、40年的大学,是东亚最好的大学。清华大学当时本科生读的是什么书,读的是爱德华•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要读英文,一个学历史系的人必须直接读英文。到美国去留学,到了美国去以后,人家觉得,哎哟,中国的教育可真是不得了。我看了以后,我直觉得惭愧。”
  
  我不是自称书痴吗,到上图借了原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在家里读,居然是1880年美国一银行赠送的。很久没有闻到这种老书的味道了,每次读后都要洗手:)。真的是好书,西方的太史公,那文字读着通体舒服。比我大学时英文泛读的东西不知精妙多少倍!把我以前读尤瑟纳尔《哈德良回忆录》和在欧洲,非洲,中东的旅行全串起来了,因为那正是罗马帝国的疆界!我倒没有为少年时没读到如此好书后悔,对于我,许多好书是慢慢过来的。
  
  何炳棣在联大赴美考试时遇到评估《罗马帝国衰亡史》一题时说:我可能是西洋史门真正精读过吉朋巨著最初十几章的唯一考生。把全书中最令举世史家拍案叫绝的永恒至高理性之句,一字不错地全部默出The various modes of worship, which prevailed in the Roman world, were all considered by the people, as equally true; by the philosopher, as equally false; and by the magistrate, as equally useful.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林旭东说49年到今天的教育:开始是思想改造,政治挂帅;到了文革是斯文扫地;现在是叫“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经济”……几代人,大家实际上都是急用先学。对于我这样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老林也不乐观:“他们整个的教育结构,更关键的是谁在教他们?他受过什么教育?他的知识结构,我不乐观。……你有机会不妨去领教一下当今一些高校里的教授,博导,更不要说普通中小学了。而像民国初年叶圣陶这样的知识分子会去做中小学教师。”
  
  我九十年代在国内读大学,教泛读的老师是政府曾派到非洲外调的老头,回来后政府安排的闲职。人挺可爱,但发音含混,学生中比他水平高的很多。何氏回忆联大一章让我对文革中国断层有了更深痛的认识:书中师友从忆一节9人。除老一辈教授苟活外,青壮年一代几乎全部湮灭(自杀或迫害至死)。湮灭的这批诸如联大的青壮年及其原该传下的弟子本来会教我们这一茬的。
  
  三
  偏题了,再说《读史阅世六十年》。书中八卦多多!如何状元和钱钟书钱状元有姻亲关系,何的侄子和钱是连襟,其侄在战乱中接济钱岳父一家。又如曹禺的“料”,何说因当事三人都已归道山,才写,足见作者厚道。言下之意,有意漏掉多少重要八卦!还有历史八卦,葡萄牙使团中人曾被明武宗收为其豹房男宠!我今天根据何书中列的近年作品,在上图找到他在《中国文化》1994年8月的红楼长文,分析贾瑞秦钟和宝玉意淫六例,把曹氏和弥尔敦,莎士比亚,柏拉图放在一个俱乐部里。实是弗氏心理理论分析红楼的上品。至于于作者本人,年轻时地道的帅哥一个,有宝玉风采,喜和潘光旦师论性学:)何氏虽是书生,对政治有明显冲动,对其一生有几次重要冲击,他叙述得都很简略含糊,似一不足。
  
  何氏十分赞赏第四届中英庚款英文考试中的作文题:Travel as a Part of Education:“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祖型是司马迁。自太史公起,行万里路一直被传统士人认为是广义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读着自然欢喜,仿佛找到了自己萍踪浪迹的理由。另外何氏引雷海宗师语:文武兼备的人有比较坦白光明的人格,兼文武的社会也是坦白光明的社会。我读着也喜欢,给自己练拳找到借口:)
  
  书中一个例子,说明在任何一个年龄,请人开书单都没什么可耻的:)何氏身为芝大历史教授请芝大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弗里德曼开经济学书单,弗里德曼扰了半天脑袋,只开出一本《原富》:)隔行如隔山啊!
  
  此书使我充分认识到史学的意义和史学家的勤奋,高效。甚至要调转船头认为史学比文学高明了。(《扬州画舫录》《洛阳伽蓝记》何氏是做资料读的,要综述总结出数据的!)胡适希望自传可以“给史家添材料,为文学开生路”,何炳棣做到了。然而,何氏说人性之不尽纯良,他尽量少谈。又小说对何氏的意义只是“间接的人生”。另外关于中国美国高知的培养,筛选,使用,竞争几节用的都是史笔,因而不如《围城》入木三分。又手头在翻《阿城精品选》,原文的<<情人>>,仔细想一想,觉得文学在史学之外还是大有搞头的。

读史阅世六十年

作者:何炳棣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