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是诗歌并峰的一种文体。而唐宋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中继先秦两汉之后的又一高峰。
据查,明初朱右将中国唐宋时期八位散文大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编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唐宋八大家是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包括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特别是经过韩愈、柳宗元的努力,古文运动终于形成巨大的声势,散体文取代骈体而占据文坛,韩愈也因此而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挤天下之溺”。
两宋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理发展,但无论是从散文作家的阵容、大家的辈出,还是从文体风格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方面,宋代散文都超过了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