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识》这本书里,作者讲述了两个出国女士的故事,一个是三本毕业,一个是专科护校毕业,学校都不算好,在单位机会也不大,于是都想出国。最后的结局是,作者并不看好的B女士,居然被美国排名第一的公共卫生学院录取为硕士,再后来还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层人员。而A女士最终一事无成,还在原来半死不活的单位混着。
作者讲述这个故事的本意在于,不懂做人生减法,集中精力做事,就很难做成事。而我却看到了不同努力程度下天壤之别的结果,因为今天很多人的努力并不是真的,很大程度上是装的。
先说失败的A女士,她在单位并不忙,但她把自己经手的每一件事都当做大事,朋友聚会是不能不去的,预约的美容是不能退掉的,单位推过来的杂事都是不能耽搁的,始终处于繁忙中,只能晚上拿出一点时间读书,结果太累,根本没有效果。出国的前提是托福考试要过,她压根儿就没有时间去背英语,根本过不了,只能一如既往地忙碌着,一事无成。
B女士就不一样了,她自视愚钝,压缩了所有能压缩的杂事,把所有能用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考托福上。其实她比A女士忙碌多了,因为护士每天要上8个小时班,有时还要值夜班。她的心得就是,舍得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做一件事,结果有志者事竟成。后来她能走到管理层,也是愿意下笨功夫,而且不随意去跳槽,所以最终一路攀升。
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很多人的当下,不满意现状,却从来不肯做出真正的努力,在既有的节奏中郁闷着,抱怨着,失落着,绝望着,却没有最根本的病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就像歌里唱的,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也像现在的流行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唯有负重前行。
作者提醒到,一定要注意拣芝麻和捡西瓜的关系,在低水平上做很多事情,多花一倍的时间可能多带来一倍的收益;而集中时间做得比别人好,可能多一倍时间就能增加10倍的收益。但很多人就是没有为重要的事情付出足够的努力,于是泛泛之作遍地,精品十分稀缺;80分以上的不少,95分以上甚至是满分的却不多。我们都渴望优秀,却很少有人优秀,追求卓越、每日精进的书很多人在读,读完的却不多;也有不少人读完了,但真正做到的寥寥无几。
不知从何时起,流行选择大于努力的话,于是许多的年轻人在频繁跳槽,对此我很不以为然。选择是对自我实力客观认知基础上的理性抉择,哪里能像小孩子过家家?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有选择的实力和底气,那低水平的反复选择只能是在浪费人生,哪如在一个职位上用心积累。现在讲1万小时理论,如果每天算24个小时,也需要至少一年半;如果按8小时工作日计算,则需要3年以上;中国的古语更是说,十年磨一剑。没有前期专致的努力,怎么可能厚积薄发,也只有持续的努力才有更好选择的实力。
说起努力,也有不少人像A女士一样,从来不肯为自己的新目标做出一丁点改变,那所谓的努力只是一种剩余时间的侥幸尝试。那不是真正的努力,更不可能带来选择,只有难以改变现状的无力感、挫折感。于是,在消磨中逐渐丧失了奋斗的勇气,甚至任何新的想法,从而感叹人生不过如此。
我的身边也有很多创业者,多年的交往让我总结出一条基本的规律——那些长期坚持某个领域的,无论怎么样的艰难,总算是有了一份事业;而那些整天琢磨换频道、找新项目的,多少年以后依然一事无成。
这个世界关于努力的劝诫太多了,更让人知道真正的努力是多么不易,特别是物质生活日益安逸的时代,主动选择告别这种舒适感,在努力中挑战自己,更是多么的难得!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作出新选择的时候,要时时不忘提醒自己,是不是真的努力了,别假装给别人看,也别伪装起来骗自己。
(二〇一九年七月十一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