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商业模式高于任何形式的营销和策划。所以经常花一些时间来研究不同企业的商业模式。透过他们的商业模式可以提炼更高层面的智慧。
记得有一次在与一个客户谈到商业模式的问题,他问我什么是商业模式?我和他说,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你赚钱的方法。
如同人一样,找不到自己的优势终生困惑,对于企业,找不到自己的商业模式,迷茫中摸爬滚打,全凭运气。
看了《商业模式》这本书,能让你对一些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更加清晰的体会。也有助于你跳到更高的层面去分析一些策略。
文中强调,“品牌是有形的手,商业模式是无形的手。”
很多企业赚钱,表面是品牌,实际上却是看不见的手。
比如文中举到一个例子,我也经常和人家提到。就是麦当劳到底是卖什么的?
以前问很多人时,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卖汉堡、快餐、系统、环境等等。
其实,最有发言权的还是要看其创始人克罗克。
有一天,麦当劳的总裁克罗克到哈佛商学院讲课,问同学们说:“同学们,我是做什么的?”大家冲他笑说:“你不就是做快餐的吗?”“错了,我是做房地产的。”他说:“如果我不做房地产,仅仅做快餐,麦当劳早就关门倒闭了。”当然,麦当劳做房地产不是独立的经营项目,而是与做快餐密切结合在一起的。麦当劳在西方是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首先把一个精心考察过的店铺租下来,租期20年,跟房东谈好了20年租金不变,然后吸引加盟商,把这个店铺再租给加盟商,并向每个加盟商加收20%的租金,以后根据这个地产升值的情况,进行相应的递增。所以,克罗克认为他赚的是地产的钱,而不是快餐的钱。原来麦当劳采取的是以快餐吆喝,以地产赢利的商业模式,其经营快餐不单单是为了直接赢利,而是为了招租。真正的赢利来源是房地产的增值带来的租金差!
这就告诉你,麦当劳能够如此的扩张,看不见的手(做地产的巨大收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力量。
我们再来看看蒙牛,蒙牛通过“先建市场,再建工厂”的“虚拟经营”模式,以联营、联盟、托管、外包和租赁等形式整合所需的资源。蒙牛首先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市场推广中,创造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并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渠道。蒙牛依照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与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塑造了独具魅力的“蒙牛”品牌,提升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蒙牛把这种“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即研发与销售在内,生产加工在外)的企业组织形式称作“杠铃型”。通过这种模式,蒙牛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把传统的“体内循环”变作“体外循环”,比如把物流的车队外包出去,自己只问奶的事,运奶交给“奶的”。使传统的“企业办社会”变作“社会办企业”,整合社会上大量的存量资源为我所用,真正实现了资源的不在拥有而在掌控的最佳运作模式。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带着问题看现实商界,发现模式还真是无处不在。
本书能够做到这点,作者有条理地分析确实让人看了感到畅快。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反过来套用——“失败的企业大体是相同的,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道路。”
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商业模式既是策略也是战略,所谓战略就是向何处去的问题,解决的是企业的发展方向问题。
既然是方向问题往往决定的大是大非,赌的是输与赢、生与死。所以,养成看商业模式的习惯有助于做好正确的决策。
记得曾经一个外地的朋友向我咨询他的一个新项目:一个网站。听了他的详细介绍后,我说我没法帮你做,因为商业模式有问题,属于先天性不足,出生之日即是落幕之时。因为他做了一个理论上有需求实际上没必要的东西。盈利性很差,所以我劝他改换,结果他说不能换,他很看好,后来他又找了别的策划人,结果花了不少钱,仍然没有做出一点起色,现在还在垂死挣扎。估计老板还在苦思冥想为什么。
商业模式错了,营销再好也没有用。就和方向错了,速度再快也没有用是一样的。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营销的真正内涵是使销售成为多余。”我斗胆跟一句话,商业模式将使得营销变得简单,销售更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发生。
关注商业模式,关注现象背后的机制,你会发祥商业确实很奇妙!而且,你会切实地感到一种境界的提升,即:初观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看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观之,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个人认为造成看透商性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参透了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又是商业竞争中至高无上的利器,值得每一个从业人士仔细研究。
想了解低成本营销的秘诀和创新策略,请关注《花小钱办大市,低成本营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