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情感之乱》应该算是一本相当容易看懂,同时又让人看得兴致盎然的书。那二十三个咨询案例,对一般人而言,一定会觉得稀奇古怪,但以我近二十年从事心理咨询的经验看,大多算不得特意猎奇之作,只是不同咨询领域的典型案例而已。世像就是如此,而且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少。这也就是如今心理咨询这个行当愈来愈热门和引入注目的原因吧。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尝试用三种不同的读者身份来体验和感受:
第一个身份是普通的读者。我感受到作者的亲切。有些案例的故事情节还是挺有波澜的,但楚涵的文字总是那么淡淡的、含蓄的,令那些故事,不论是离奇,还是悲苦,都变得从容、温润起来了。读这些个案故事,感觉就好像咨询师一手牵着读者,领他们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慢慢走出困境,另一手牵着读者,让读者也一起同行、观察和思考。最后,还有“案例分析”部分,给出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分析、说明和总结,让读者在长了见闻之后,进一步长知识。就总体而言,文笔漂亮的心理咨询师还是不多见的。楚涵算是其中的一个。
第二个身份是心理督导师。就专业的角度看,楚涵的咨询并没有玄乎的技巧,充其量就使用些意象对话技术、放松催眠技术已经认知行为技术,每个个案都挺平实的。让人略有点不安的是,楚涵有时会情不自禁地超越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做得更多,尤其对于那些看上去很需要同情和安慰的同性当事人。比如说,她会在晚上接听当事人的电话、去病房探视当事人、当当事人叫她“楚涵姐”的时候,她也挺心满意足的。这会不会是犯忌的做法?作为督导,这也是一个我时常思考的问题:西方的咨询师伦理和守则是会非常严格地要求咨询师保持和当事人之间的距离和界限的,这是为了防止咨询师和当事人发展出双重关系,进而给咨询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西方的文化也更强调个体之间的边界和独立。但中国的文化显然不是。中国人的人际边界往往很模糊,人总是希望突破别人的边界,比如家长总是要为自己的孩子作主。所以,看上去那些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以越界为特征的。我很久以前就督导过一个咨询师,她的咨询往往是越界和过度卷入的,她很关心她的当事人,担心他们的点滴变化。按西方的咨询标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但她的当事人却往往反馈很有收获。后来我思考说,这样的助人背后因为饱含有咨询师对当事人最真诚、深切的关心,所以这样的咨询即使没有什么华丽花哨的咨询技巧、甚至经不起专业的挑剔,但还是非常有力量和有治疗的效果。所谓“人心打动人心,生命影响生命”。当我读楚涵的那些个案的时候,我就能感受到她对于当事人的那份投入和关注,她真心地希望他们能慢慢好起来,真心地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帮到他们,这些对于那些因为无助无望而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当事人而已,是何等重要的支持和资源啊!所以,我相信她的那些当事人之所以能最终好起来,除了基本的咨询技巧之外,她爱他们的心是最重要的因素。
不过,边界对于一个职业的咨询师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它是对当事人的保护,也是对咨询师的保护。它令咨询师能从案例中抽离,保有自己的生活。我想,如果楚涵想长久在这个行业生存,这是需要留意的。
我阅读时的第三个身份是朋友。我认识楚涵好些年了。看着她一个人在上海学习咨询理论和技术,筹建和发展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慢慢打出自己的知名度,打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最打动我的是她对心理咨询的那份热忱和执着。我看到许多和她一样的人,最终坚持不下去而放弃,但是她不。这份坚持让她很好地走到了今天。同时,她是善良、聪慧和美丽的,这帮助她在事业发展中收获很好的人脉关系。尽管她从遥远的西北来上海发展,但上海严酷的竞争环境非但没击倒她,相反让她变得越来越坚强和有自信。作为朋友,我很为她骄傲,也很愿意祝福她,未来的路走得更好。
所以,我想说,无论你作为一个对心理咨询有兴趣的人还是作为一个心理咨询的同行,楚涵的著作都有值得你阅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