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图书详细信息 推荐图书 | 最新书评
外债与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王国华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个人简介
  王国华,1966年10月出生于湖北应城市。1983-1990年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学习,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财政部科学研究所毕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赴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经济系做博士后研究。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1991年以来,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财政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撰写和参与撰写出版了《清代外债史论》、《迈向新世纪的经济与财政》、《外债与社会经济发展》等5种专著。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财政和公共政策,公共筹资与政府支出分析,财经史。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外债的历史回顾、现实分析与实证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资本债务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关论述,对外债的本质、外债的两重性和外债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揭示外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重性作用。这种两重性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外债可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引擎,通过外债引进资金、技术,发挥外债的积极效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实现社会现代化和国家富强。另一方面外债又是资本逐利、强权政治的工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同时,本书还论证了外债可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手段,外债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能起到或促进推动或阻碍破坏两重作用。外债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作用的大小及方向,取决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对外债的有效管理是关键因素。
  • 郭川宝 2013-05-21
    随着清王朝嘉道衰落和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产生了近代中国的外债;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机的加深,外债的负荷越来越重。近代中国的外债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新中国成立后,在帝国主义封锁下,曾大量利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贷款,为建立比较齐全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打下了最初的基础。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在前苏联逼迫下,还清了所有举借的外债,中国进入了既不借内债也不借外债的时… [阅读全文]
  • 郭川宝 2013-04-27
    中国近代化的生产力、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可以说主要依靠外债。而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又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垄断资本而形成的。此外,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宣布冻结中国在境外的资产;我国政府针锋相对,宣布没收英美在华资产,也增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因此,在研究… [阅读全文]
发表书评
本书标签
为此书添加标签:(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图书购买信息
请对此书作出评价
请您登录后为此书评分



目前还没有人对此书评分
新书快递
谁在关注这本书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