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翀,男,1955年5月16日出生,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学系,1978~1981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1~1983年在中山大学任教,1983~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88~2000年在中山大学经济学系任副教授、教授。1992~1993年及2002年先后到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进修。1995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到北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任教。
主要从事世界经济、金融学、西方经济学领域等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个人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7部,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获得首届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研究成果奖、5项省部教育学或教材奖。
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国家级中青年专家(1997年)、首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者(1997年)。现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
内容简介
一说起战争,人们头脑里浮现的是轰鸣的大炮、呼啸的战机、吐着炮火的军舰。确实,歇斯底里的呐喊、震动大地的爆炸、火光、硝烟,这些都是典型的战争场面。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战争。在这种战争中,没有大炮、战机、军舰,只有厮杀的资本;没有呐喊、爆炸、火光、硝烟,只有计算机键盘轻轻的击打声。但是,它对一个国家的打击不亚于一场战争。这就是本书要描述的金融战争。
在这里,金融战争是指大规模的通过操纵对方国家的金融市场以掠夺对方国家的金融财富的投机行为。自从有金融市场以来,投机就没有间断过。不错,投机是金融市场一种正常的经济活动,它与保值行为是相辅相成的。但是,金融战争不是指一般的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它是指金融资本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通过人为地压低或抬高金融工具价格的方式掀起大规模的投机风潮,在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上获取高额收益。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冷兵器和热兵器意义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除了意识形态的战争,如宗教信仰对抗的战争、冷战以外,不管是公开还是隐蔽的,战争的最终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掠夺财富。金融战争也不例外,它的目的也是为了掠夺财富。在经济虚拟化的条件下,金融战争成为最“合法”的掠夺其他国家财富的重要方式。